一亿年前“三叉戟”昆虫长口器起源
一亿年前“三叉戟”昆虫长口器起源, 中生代存在着一类特殊的长翅目昆虫——中生蝎蛉,它们具有特化的、明显伸长的口器,被认为是被子植物大辐射之前的裸子植物的重要传粉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古所)科研人员通过对约1亿年前白垩纪缅甸琥珀中昆虫化石的研究,了这类生物的长口器的起源。相关研究3月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子刊《科学进展》。
据了解,中生蝎蛉广泛分布于我国侏罗纪燕辽生物群、白垩纪热河生物群和缅甸琥珀生物群。在中生蝎蛉总科中,阿纽蝎蛉科是已知第一个具长口器的长翅目昆虫,其口器结构被认为是与跳蚤同源。
阿纽蝎蛉科的口器对于我们了解长口器的起源和蚤目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已知标本都是基于二维的岩石印痕化石,其口器细节结构仍不清楚,并存有很大争议。
南古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硕士研究生赵向东在研究员和春的指导下,通过对白垩纪缅甸琥珀(约1亿年前)中的阿纽蝎蛉科昆虫的研究,为我们了解传粉和吸血昆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新。
研究团队发现阿纽蝎蛉科口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个细长的舌,其两侧发育有一对散开的外颚叶。其中,舌的腹侧有横向的凹槽,有一个向上开口的食道,作为食物进入咽部的通道。外颚叶的外表面同样有横向的凹槽和硬环,硬环可以控制口器的弯曲程度。在时,外颚叶会暂时闭合并包裹住舌,形成功能性的虹吸口器。该形态学特征表明阿纽蝎蛉科口器为下颚起源,从而否定了下唇起源的。
随后,研究团队对38个化石类群的54个特征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中生蝎蛉总科为一单系群,其长口器可能起源于二叠纪晚期。
解剖学分析还表明,阿纽蝎蛉科和中生蝎蛉总科的口器与跳蚤不同,因此这些蝎蛉都不是蚤目的姊妹群。目前,在缅甸琥珀中已经发现了包括长翅目、脉翅目和双翅目在内的至少5个科的长口器昆虫,进一步表明了白垩纪中期传粉昆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此项研究为解释蝎蛉长口器起源、蚤目起源以及白垩纪传粉昆虫演化提供了新见解。(来源:中国科学报 沈春蕾)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ay1259
阿纽蝎蛉传粉复原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号、头条号等新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作者:等 来源:《科学进展》
上一篇:纳米谐振子声子模式相干操控获进展
下一篇:首次构建全球荒漠化脆弱性指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搜索
图文推荐
- 绝美腕表——地球与月亮概念手表 找寻时间的艺术
科研进展2014-06-17
- 会充电的树,既可以充电又可以照明,实用又美观
科研进展2014-06-17
- 世界上最小的3D绘图笔 可以让你在空中画画
科研进展201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