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B细胞异常活化新机制
研究揭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B细胞异常活化新机制。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张奉春领衔的研究团队探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B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发现上皮基质相互作用蛋白1(EPSTI1)表达,并首次揭示该蛋白调控B细胞异常活化的机制。此项研究成果发表于《风湿病学年鉴》。
pSS是常见风湿病之一,患病率高达0.29%~0.77%,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症者仅有口干、眼干,重症者累及肾、肝、肺等重要脏器,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pSS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至今未完全明确。B细胞异常活化是其主要免疫学异常之一,为探索其机制,该研究团队从高通量测序出发,分析pSS的B细胞的转录组异常;通过筛选和验证多个候选差异基因,意外发现一个潜在基因EPSTI1,证实EPSTI1高表达于pSS的外周血和唇腺组织B细胞;进而发现EPSTI1调控B细胞活化增殖,并解析EPSTI1调控B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最终,研究发现B细胞调控新机制及pSS的B细胞异常活化新机制,并指出EPSTI1成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张奉春介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有两个免疫学特征:一是产生自身抗体如抗SSA抗体、抗SSB抗体等;二是以免疫球蛋白G升高为主的高球蛋白血症,B细胞异常活化是其关键机制。球蛋白过度升高提示体液免疫异常,并会导致机体损伤。
据北京协和医院提供的资料表明,pSS患者罹患淋巴瘤的风险高达正常人的48.1倍,且高球蛋白血症者发生淋巴瘤的风险更高。
研究人员表示,此项研究成果有可能转化成新型治疗手段,改善pSS患者病情,并预防相关并发症如淋巴瘤。
临床医生做研究有自身特殊优势。张奉春表示,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发现一些教科书未解释或只有现象未找到原因的疾病和表征,这些都可以转化为科研问题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如pSS似乎只是一个疾病,但实际上包含非常多的复杂问题。如将其比喻成一棵大树的树根,枝杈上会出现口干、眼干、心脏损伤、肺损伤、肾损伤、肝脏损伤等各种不同临床表现,pSS患者也容易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自身免疫疾病通常由多个基因异常共同决定遗传易感性,pSS仍有许多致病基因有待发现,很多作用机制有待阐明等。(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思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 10.1136/annrheumdis-2019-21642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作者:张奉春等 来源:《风湿病学年鉴》
下一篇:科学家揭示中国东部第三纪海侵迹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搜索
图文推荐
- 绝美腕表——地球与月亮概念手表 找寻时间的艺术
科研进展2014-06-17
- 会充电的树,既可以充电又可以照明,实用又美观
科研进展2014-06-17
- 世界上最小的3D绘图笔 可以让你在空中画画
科研进展201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