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洗稿”现象的治理困境及对策
学位论文“洗稿”现象的治理困境及对策,学位论文“洗稿”规避了学术不端检测,是互联网时代兴起的比较隐匿的学术不端行为。学位论文“洗稿”损害了学术诚信,但客观上却存在治理困境,除了本身较为隐匿外,涉及诸多利益成为阻却治理的重要原因。要根治学位论文“洗稿”现象,可考虑从构建本科生毕业证、学位证错时发放制度,优化指导老师制度等方面着手,综合应对学位论文“洗稿”现象。
“洗稿”是个新兴的名词,《现代汉语词典》尚未收录该词。尽管“洗稿”一词听起来新鲜,但它并不是新的概念。从“洗稿”的词源看,目前一般认为它出自香港新闻界对未到现场采访就从已有报道里获取新闻事实后写成文稿发表的业内行为,后来泛指一些没有新闻采编权的网站将其他网站上的新闻报道加以修改后转载的规避行为,近年来更多指向自媒体公众号上类似剽窃、抄袭等行为。
学位论文“洗稿”指的是高校毕业年级学生为完成学位论文,采用同义词替换、语序转换、拼凑删减等方法,对已有文献进行加工但不改变原文观点,避开知网等学术不端检测的行为。学位论文“洗稿”与一般的“洗稿”在表现特征上并无特殊差别,区别主要在发生的场域不同,一般的“洗稿”多见于媒体报道、公众号文章等,而学位论文“洗稿”主要发生在高校等科研院所。论文“洗稿”手法虽然多样,但其目的无非是让读者以为是自己原创而非来自他人,并采取词汇语句等文章要素的刻意转换来掩饰实质相似性。这种隐匿的主观心理和客观行为与传统媒体创作中的“剽窃”基本一致。关于学位论文“洗稿”,主流观点均认为“洗稿”属于抄袭或剽窃,是学术不端行为。“洗稿”是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使其好像面目全非,但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抄袭的。“洗稿”是指将他人作品受保护的内容变换文字表述窃为己有,属于作品剽窃的一种形式。论文“洗稿”属于不正当竞争或不道德的行为。“洗稿”就是通过将原作品的表达用类似语言重新表达一次,可以规避机器审查。
据了解,进入互联网时代,论文“洗稿”在高校非常普遍,有学生戏称“我们不生产论文,我们都是中国知网的搬运工”。这不仅给学术诚信、学术公平造成了严重损害,客观上“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也阻碍着大学生研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针对自媒体账号“洗稿”现象,国家版权局等多个部门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8”“剑网2019”专项行动中连续两年强调坚决整治、严肃查处“自媒体通过‘洗稿’方式抄袭剽窃、篡改删减原创作品的侵权行动”,微信公众平台也于2018年年底发布了《“洗稿”投诉合议规则》,并将“洗稿”界定为“采用同义词更换、语序转换、段落变换、增删非关键词语等手法生产内容,导致与他人作品主题、观点、大纲、素材、逻辑、结构、表达、描述高度相似”。相比国家机构或行业对自媒体“洗稿”现象的关注与规制,学位论文“洗稿”虽被学界诟病多年,但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梳理各高校的学术诚信建设文件和学术不端预防和惩处办法,大多没有明确将“洗稿”归入为学术不端的情形。通行的做法是,拟申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所有学位论文均需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学位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学位论文复制比是判断被检测学位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一项重要依据。在论文符合检测标准的基础上,学位评定委员会结合“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对学位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认定。
从上述文件规定不难发现,要发现学生的“洗稿”行为,取决于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人工判读。“洗稿”的典型特征就是规避学术不端检测,而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老师即便学识渊博,也很难对各种文献都如数家珍。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设置作用本身也不是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发现和甄别,而是对学位论文本身的质量进行学术判断。换句话说,针对学生的学位论文,高校实质上建构了事前的技术检测和教授的质量监测双保险机制。技术检测预防学术不端,而教授监测保证论文质量。如果学位论文同时符合以上两种情况,就授予学生相应的学位。这种制度设计客观上很难发现“洗稿”行为,毋宁将其认定为剽窃行为。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进行分析,高校缺乏发现将论文“洗稿”认定为学术不端的制度机制。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是学生申请学位证的必要条件,学生是学位论文的重要利益相关者。除此之外,学生的指导老师、学生所处的二级学院、学校都是利益相关者。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没有选择继续深造,毕业季除了完成毕业论文之外,找到心仪的工作可能是更为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对人文社科的专业来说,选择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考法考等都需要提前很长时间做准备,大多同学是同步应对这些事情,但也有很多同学是等工作基本确定之后才开始准备毕业论文。面对工作已经确定,就等毕业拿到双证即奔赴工作岗位的同学,论文指导老师实际上颇为无奈。既要保证论文质量,给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又不太愿意影响学生前途。即便学生怠于修改,且发现学生论文有“洗稿”之嫌,只要能够检测通过,指导老师也就“绿灯”通行了。
实践中很多高校针对指导老师还设计了很多考核指标,所指导的学生能不能顺利毕业,能不能拿到校级、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优秀学位论文都客观上成为考核一个老师论文指导水平的重要依据。在这种制度的激励下,很多老师就降低了对论文质量的审查标准,只要形式上符合要求,能通过学术不端检测,也就可以了。以上这些在学位论文指导过程中指导老师心理状态的分析是对大多数指导老师的简单描摹,实践中也有很多老师恪守学术规范,高标准要求所指导的学生,也有指导老师不负责任,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这些少数情况不构成本文的分析基础。
对于学生所处的二级学院和学校来说,能否顺利毕业是考核的重要指标,能否顺利就业更是考核的重要指标。学位论文“洗稿”非常隐匿,指导老师没有发现,或是虽然发现但没有言明,论文检测又没有问题,关键是工作已经确定,在这种情况下,二级学院和学校没有必要“较真”了。
为了遏制学术不端,保证论文质量,高校一般都制定了基本学术规范或是惩处办法,但这种应对方式似乎并没有遏制愈加严重的“洗稿”之风。其根本原因是高校欠缺对学生“洗稿”行为的系统思考。
学生“洗稿”行为本身看似是学生不遵守学术规范,其实质是社会整体焦虑在高校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的投射。根据相关调查数据,高校指导老师的主力军是35至45岁的青年教师,在职称方面中级职称和副高职称教师占绝大多数。结合上述两方面的数据来看,论文指导职责主要由中级职称的青年教师承担。日常工作中,这些职称较低的青年教师在指导职责之外,本职工作原本就十分繁重,尤其是面对巨大的科研压力,家庭压力也比较重。这使得他们的本职工作和指导职责难以同时承担起来,二者更多的时候相互冲突,遑论同时做好。
对于学生来说,当今的大学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不再是仅仅探索学问的象牙塔,而是与社会深度对接。自然科学的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相关数据大多具有原创性,完成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并不是特别困难。对于人文社科的学生来说,学位论文的撰写需要翻阅大量文献,写出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并不容易。无论是大四学生还是研三学生,愿意做学问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年完成毕业论文顺利毕业的同时还要找到工作推荐阅读:秩和检验,身处其中,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这些压力,一些学生就想到通过“洗稿”尽快完成毕业论文,毕竟,与抄袭相比,“洗稿”似乎还没有成为典型的贬义词,更加具有隐匿性,很多时候还可以避开学术不端检测,在法律层面也没有得到合理的界定。
对于指导老师来说,指导学生写出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学位论文是基本职责,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特别是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负责任的指导老师非常紧缺。即便是在一些名校,动辄指导几十个学生的情况非常常见。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学生数量大、科研压力重、家庭事情多,多种因素叠加,导致指导学生成为指导教师的负担。这种情况,如何期待指导教师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面对学生已经提交的通过学术不端检测但涉嫌“洗稿”的论文,很多老师也签了字,主要是不想影响学生答辩,因为很多学生这个时候已经定了工作,就等拿到双证走上工作岗位。
对于学校来说,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洗稿”作为抄袭的一种,是不能被容忍的学术不端行为,大多数学校也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制定学校的处理办法,对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认定并惩处。但促进学生就业也是学校的基本职责。面对学生提交的通过学术不端检测、导师已经签字的学位论文,学校也就正常安排答辩并授予相应学位了。
毕业证书,是毕业生所取得的一种学历凭证。它表明持证者在某一级学校系统地学习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选拔干部和评定职务的重要依据。学位证书,又称学位证,是为了证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而授予的证书,在我国学位证授予资格单位为通过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或科学研究机构。现阶段高校一般把完成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作为学生毕业的最后条件,待完成之后发放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的证件属性不同,前者侧重对学习经历、所修学分的证明,后者侧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测试。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学科建构已经较为成熟,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完成具有创新性的科研论文或毕业设计殊为不易,事实也证明实践中大多数本科生所写的论文并没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而对于大多数本科生来说,毕业之后直接面临找工作的问题,完成高质量的本科论文需要学生耗费较多的时间精力,客观上也影响学生找工作。
构建本科生毕业证和学位证错时发放制度意指本科生只要按时修完课程就可以申请毕业,而学位论文可在毕业之后的任何时间完成,完成之后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提交,学校再集中组织检测、答辩。如果合格,就可以授予学位证,如果不合格,学生可继续研究直至完成。毕业证和学位证错时发放制度仅限于本科生,而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仍需按照现有规定,严格完成学位论文才能准予毕业。
如前所述,当前导师队伍的构成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资深教师的比重较低。青年教师担任导师的优势在于年富力强、容易与学生沟通,但弊端也显而易见,主要是学识、阅历、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更重要的是,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生力军,同时需要承担较重的教学工作,科研压力也较大,导致本职工作与指导学生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难以同时处理好。因此,高校今后应当着手优化导师队伍的构成,选拔更多资历深、职称高的教师充实导师队伍。与青年教师相比,资历深的教师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人生阅历多,处理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也更强;而职称高的教师担任导师,则具有科研压力较小的优势,能比较好地协调处理本职工作和指导学生工作。
第一,建立导师履职培训制度。高校应围绕教师胜任导师所需的各项能力建设履职培训制度,不仅覆盖导师从履职前到履职中的全部过程,而且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从论文指导各环节入手,全方位提升导师履职能力。此外,导师履职培训还应包括优秀导师经验交流制度,以座谈会、交流会、分享会等形式,鼓励优秀导师将履职中积累的好经验传递给其他导师。
第二,健全导师履职激励制度。激励导师工作热情,应当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在物质方面,高校应拨款设立专项经费,综合学生人数、考核情况等为导师发放相应的工作津贴。在精神方面,除了优秀导师评比表彰之外,高校还应当将教师担任导师工作的表现与岗位聘用、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直接挂钩,激发导师尽职尽责地工作。
学生对导师工作的反馈是考核导师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学生作为导师指导和引领的对象,是导师工作成效好坏的直接关系人。因此,应当建立学生对导师工作的定期反馈机制,包括对导师工作态度、内容等方面的反馈,学生的反馈应当作为考核导师工作的重要依据。
学院是导师的直接考核主体。学院考核导师工作应当以学生的反馈为依据,坚持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定期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导师工作存在的问题,督促导师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学校应当根据履职考核的结果对导师进行奖惩,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肯定表现优异的导师,并对表现不合格的导师进行惩罚。
(本文为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研究”、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海南中小学教师惩戒权规范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讲师、海南省法学会理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