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之下研究生质量该如何
扩招之下研究生质量该如何,要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质量体系,特别要完善研究生培养分流退出制度。当下,在“五唯”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谁来判定研究生论文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显得尤为迫切。
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随后几天,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透露,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增加18.9万。
此次研究生扩招,虽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缓解就业的应急之举”,但也不失为我国高端人才建设的“大动作”。然而,这样的机会该如何把握?扩招专业各自面临的问题有哪些?扩招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怎样的契机?为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长期关注研究生扩招问题的郑州大学教授周倩。
《中国科学报》:此次研究生扩招,除了因疫情影响就业的原因之外,是否还存在之前招生数量太少的问题?
周倩:根据我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在学研究生有286.4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3031.5万人。美国国家教育数据中心的统计显示,2019年美国约有1690万名在读大学生,300万在读研究生。
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占世界总规模的比例达到20%,在学研究生人数198.11万人,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但与14亿人口相比,占比还很小。我国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生数量之比为1:10.6,美国大致为1:5.6。如果达到美国的比例,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应该超过500万。
当然,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还不具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研究生还有扩招的潜力。全国现有44万左右的研究生导师,2020年按100万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计算,研究生导师数/研究生规模数为1:2.27,应该还有培养能力和承载能力。
《中国科学报》:我们留意到,此次扩招名额向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将会给这些地区带来哪些机遇?
周倩:首先,这是国家战略的安排,这些地区社会民生急需高水平人才。其次,这些地区存在“僧多粥少”的现象。导师多、研究生招生指标少,但人才培养和承载能力总体上要比东部强。其实,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名校不少,条件也不错,录取的机会更大。而且比起发达城市推荐阅读:应用研究,可能会少一些,研究生能够安心读书做研究。当然,将来如果去东部就业,机会可能会低一些、成本会高一些。
除了硕士研究生,国家还要下大气力扩大这些地区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像河南省,2019年全省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不到1000人,而C9大学每一所学校一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基本上都超过了河南省全省高校招生数量总和。
《中国科学报》:研究生扩招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人工智能等专业。以公共卫生专业为例,扩招和新冠肺炎疫情有直接的关系。那么,扩招能否破解为社会培养所需公共卫生人才的难题?
周倩: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不仅面临着扩大招生和培养规模的问题,还面临着解决才流失的问题。同时,要特别重视这个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重视学科的交叉性和专业的实践性。临床医生面对的是病人,而公共卫生人才面对的是社会群体,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公信力。
所以,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更像复合型人才,不仅应该学会“如何防”,还要知晓“如何治”,而且要具备污染、公共伦理、协调沟通等各种知识,这样才能全面地开展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工作。
这次疫情提醒我们,要关注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出,为他们解决编制问题,进行合理的岗位设置,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收入。国家还要加大相关经费支持,改善硬件设施和条件。
《中国科学报》:此次扩招包括人工智能这样的新兴专业。近年来,高校纷纷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及相关本科专业,给人“一拥而上”的感觉。在研究生扩招的时机,我们如何看待专业设置面临的问题?
周倩: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一定时期内就业市场需求量会很大,薪酬也很高。但长期来看,如果开设过多、培养过多,任何专业都会出现饱和,出现“优胜劣汰”。不可忽视的是,有些高校为了吸引生源,提升社会知名度,可能存在只注重申报、不注重建设的现象,盲目跟风申报的问题比较突出。以人工智能专业为例,判断一个学校实力的依据在于,这所学校的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等原有专业强不强,有没有良好的基础。
目前,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面临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跨学科创新平台不足的问题。学科建设缺乏深度交叉融合,基础理论、原创算法、高端芯片等方面突破较少,同时存在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性不强、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不解决好这些问题,高质量的人才难以产出。
《中国科学报》:在扩招的形势下,要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校应该注意哪些环节的问题?
首先,要做好宣传,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其次,要有好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提升质量的基本遵循,关键点在于研究生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是否科学。第三, 要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建设一支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导师是育人的关键。对于新的研究生导师,要做好培训,实行副导师制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
此外,要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质量体系,特别要完善研究生培养分流退出制度。当下,在“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谁来判定研究生论文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显得尤为迫切。
最后,要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鼓励和支持研究生赴海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参加学术会议、进行联合培养、做博士后或开展短期访学。
《中国科学报》:您多次提到学科交叉这一特征,高校应该为研究生阶段的跨学科、跨专业做好哪些准备?
周倩:首先,建立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制度。人才培养以课程为载体。尤其是对于新兴专业来说,课程来源多样化,如何开课没有先例。一开始就要对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课程结构进行科学论证。如何安排跨学科的通识课程,如何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与开设的先后顺序,须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
其次,建立跨学科、跨专业指导教师小组,由多重知识背景的教师进行交叉联合指导。跨学科专业要求教师来源多样化。一方面,需要校级层面统筹好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师,把他们归于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各自发挥学科所长。另一方面,立足于主要领域的教师。对于新开设的跨学科专业的导师而言,会面临自身知识相对单一的问题,对知识储备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导师队伍的教育与培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