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论文”的套为何在高校屡试不爽?
“水论文”的套为何在高校屡试不爽?,“论文查重几乎都未达标”。近日,外省某高校财会系应届毕业生被学校集体“召回”,消息一出引发热议。采访中,部分毕业生坦言,毕业论文自己写的东西很少,多数是东拼西凑的产物,一些支撑论点的论据,换个表达方式,调整一下数据,就算大功告成了。(新闻来源:5月5日《日报》)
“毕业论文写得怎么样了?”大四毕业季即将来临,这个问题成为同学们见面的问候语,回答却是心虚的一句“不知道写什么” “想个好写的到时候水一水吧”。论文是大学里文科生遇到最普遍的考核方式。而几乎所有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截止日期快到了,论文还是憋不出来,于是就在deadline之前用一个通宵写出几万字搞定。这也就是大学“黑话”中所谓的“水论文”。
在不知写什么又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怎么写出一篇至少是看起来不错的论文,得个不错的分数甚至是高分呢?听听师兄师姐的经验,写上几个学期,每个同学都形成了自己快速写作论文的“套”。总结来说,大概是这些“技巧”:首先是增加字数,在不能相对质量优于其他同学的情况下,起码让论文以绝对的字数优势在一众论文中脱颖而出。为了增加字数,尽量把话说得复杂,能繁琐就绝不简洁,能用一章来说明的问题绝对不用一段概括;二是最大可能填充无意义内容,文献综述、附录、引言、导语等都是适合注水的好模块。其次是“借鉴研究”——搜索论文数据库的论文,找十几二十篇文章把它们的内容重新改写,换汤不换药整合进论文中。如此一来,只需根据文献想好论文主题和框架,参考知网的论文填充内容,一天写出一篇一万多字的论文不再是梦想。
同学们之间老是用一句话互相调侃:我们不生产论文,我们只是知网的搬运工。用套水论文,很多人都过这个现象。有些人觉得学生不能懒惰,学术研究不能投机取巧。不过作为学生的一员,我觉得这种现象只从学生主观角度是不够的。
首先,中国本科院校每学期要求选修的课程数量偏多,论文要求的总数量和字数不太合理。以北大为例,一位同学一学期为了修满20学分(毕业要求)大概要修十门课程,大多数课程都会有读书报告、期中论文、期末论文多种评分方式,相加起来一学期论文数量多时高达十几篇。论文字数的平均要求大概是8000字,合计就是接近十万的数量。作为一名本科同学,每学期完成近十万字的文字推荐阅读:国自然。而且涉及十个研究方向,不论是时间还是精力的分配上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如果减少每学期选修课程数量,增加课程学分数,则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单门课程的学习,加深研究。比如虽然数量一样,但是一门课每两周一篇读书报告的难度会低于三门课一学期九篇论文,同学参与度和积极性也会更高。
其次是大学课程中论文的评价标准依旧很。虽然几乎所有老师课堂上都强调论文要求文辞简洁、逻辑清晰。但是大多数课因为老师和助教无法仔细批阅每个同学的作业,论文字数还是基本与分数成正比。这点在课等论文数量多的课程中尤其明显。学术水平相似的情况下字数成为了衡量同学们投入时间和学术态度最简单的评判指标。认真写了不一定拿高分,但是字数多了分数一般都高。“水字数”自然成了大家的选择。
同时,中国大学中对于“套式写作”的惩罚还是偏轻的,课程作业不是被发现全文抄袭一般不会采取惩罚措施。获益与风险的不对等也让同学们怀着侥幸心理用“套”应付一切论文。美国很多高校引用4个发表过的连在一起的单词而没注明出处就被认定抄袭。如果有一天,中国高校也采用这样严厉的惩罚措施,不规范引用他人文献获得的收益远远小于被认定抄袭的巨大风险,相信同学也会选择把更多时间放在研究过程中,把论文的重点放在观点创新上。
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需要日积月累。本科生阶段的学习还是学术研究的基础阶段,需要不断汲取知识、了解现有研究,实现巨大创新获得重要发现的确很难。但是如果总是想着用投机取巧的方式完成学术研究任务,长此以往,套深了,学术创新能力和科研热情却也在套中殆尽了。(作者系大学新闻与学院新闻学2013级本科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