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论文写在凉都大地上六盘水师范学院科技扶贫侧记
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高校如何将“高大上”的智力资源转化为“接地气”的现实生产力,六盘水师范学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六盘水师范学院是一所地处乌蒙山区的高校,近年来,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坚持“科技扶贫为主,多种扶贫方式并举”的工作思路;以“科技培训、人才培养、产业扶持”为切入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学校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同帮扶乡镇的自然环境条件、生态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起来,抓实科技推广示范,大力挖掘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努力拓宽精准脱贫、持续发展之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四月正是猕猴桃挂果的季节,六枝特区龙河镇的猕猴桃基地里,架子上攀爬的猕猴桃藤上结满了一串串胖嘟嘟的猕猴桃果,犹如一盏盏褐色的小灯笼,一个挨着一个,密密麻麻的挂满枝头,煞是惹人喜爱。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忙碌着,等待丰收......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2018年1月,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徐龙飞到龙河镇任科技副镇长。同年1月23日,经过精心筹备,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与龙河镇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将龙河镇作为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产学研基地。
徐龙飞说,“产业,是改变农村发展‘命运’的重要引擎,也是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关键突破口,龙河镇除了猕猴桃产业外,还有文章可做,比如:肉牛、蜜蜂、家禽等产业。”
“看,这就是我们的花椒基地。”顺着龙河镇迎风村支书朱明亮手指的方向望去,阿珠水电站旁的花椒基地里,满坡的绿油油的花椒苗。
“产业要对路,生产要积极,才能逐步改善未脱贫人口的现状”对此,龙河镇、村两级班子认识高度统一。在迎风村布局了200亩的花椒产业,引导广大村民自发调整产业结构。
在六盘水师范学院科技扶贫队的对接下,2018年,龙河镇党委安排专人到四川江津、贵州遵义和安顺考察,在充分调研和土壤、气候对比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调研报告,经过专家组反复论证,最终200亩九叶青花椒示范基地立项建设,获得1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专项资助。推荐阅读:SCI。
“我们采取‘龙头企业+能人大户+村民’的模式,高起点、高质量建设花椒基地,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有效带动群众致富。”徐龙飞介绍。
通过竞争性谈判,龙河镇党委政府选择了信誉度高的龙头企业——六盘水楚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来牵头实施该项目。
“花椒树今年开始挂果,明年就能丰收了,按照单株产量15斤、一亩100株计算,亩产1500斤,200亩花椒的产值可达180万元,远远超过种植玉米的收入。”朱明亮掰着手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在家门口务工,既有固定收入又能照顾家庭,我们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在花椒基地里务工的贫困户刘登昌,每月有2000元的固定工资。生病的妻子看病有新农合报销,上学的孩子有教育扶贫补助,家里面再喂点猪和鸡,刘登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据统计,200亩花椒基地,每年支付给村民的入股分红金达37000元,每年支付的务工费用10万余元。
“在产业的带动下,村民的荷包越来越鼓了,现在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越来越多了。”龙河镇人大主席涂华说。
左帮学就是龙河镇新院村的致富带头人之一,2017年,左帮学将自己在外打工多年的积蓄在老家新院村办起了养牛场,带动农户30余户,流转土地50亩,每年发放的务工费达30余万元。
在脱贫攻坚路上,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着技术优势,通过开展技术扶贫、产业扶贫,将科技“造血”功能输入脱贫攻坚一线,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科技特派员解决了企业技术上的后顾之忧,也促进了龙河镇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涂华介绍,通过“项目+人才+基地”的模式,现在龙河镇已经形成了种养结合的产业格局,每个村、每一个产业背后都有专业科技队伍,提供技术、管理支撑。
“感谢徐老师和他的团队,他们的到来解决了养牛场缺技术和缺经验的难题。”左帮学说。
在龙河镇,像左帮学一样依托种养殖业实现脱贫致富的例子不在少数。不少村民搞起了兔子养殖、鸽子养殖等特色产业。
为帮助农户增收,六盘水师范学院的科技特派员们想尽办法为贫困群众带去技术、带去理念、带去希望。
2020年4月24日下午,刚从六枝特区新华镇调整到龙河镇不久的科技特派员周庆萍老师就为龙河镇中小学、幼儿园的全体教师送去了一堂题为《教研课题申报及实施》专题培训,解决了基层教师教研课题申报及实施的难题,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近年来,六盘水师范学院将“教育+培训”相结合,利用帮扶干部走访、科研项目落地、“三下乡”等多种形式,把科学技术培训课堂设在田间地头、设在贫困群众家里。六盘水师范学院相关专业专家、教授深入村寨开展种养殖等技术培训,为广大村民早日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撑。
周庆萍是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2019年度荣获“三农”行动省级优秀专家称号。
周庆萍在担任省级科技特派员期间,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依托主持的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乌蒙凤鸡生态养殖产业化示范与推广”和六盘水市科技计划项目“中蜂活框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扶持”,在六枝特区新场乡新寨村、黑塘村、落龙村和龙河镇开展蜜蜂、乌蒙风头鸡养殖技术咨询、指导及培训等服务。服务期间,周老师不仅为广大群众举办了多场乌蒙凤鸡生态养殖及阉割技术现场培训,还通过项目经费购买了3000只乌蒙凤鸡阉鸡苗和3000斤过渡饲料免费发放给新场乡、新寨村和落龙村95户农户(其中贫困户78户)进行生态养殖,并定期进行养殖情况追踪调查、养殖技术现场指导及商品鸡回收等,既帮助广大农户掌握凤鸡养殖技术,还帮助他们解决了销售的后顾之忧。
除了乌蒙凤鸡生态养殖技术帮扶,周庆萍老师还积极带领六枝特区龙河镇部分贫困户进行中蜂活框养殖。为了保证农户蜜蜂养得活、蜜高产,她不仅给每户贫困户发放2箱中蜂和10瓶蜂蜜,还将养殖技术倾囊相授,定期给贫困户提供中蜂人工育王、分蜂、中蜂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等技术指导。
周庆萍通过乌蒙凤鸡和活框中蜂养殖项目,不仅让帮扶的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还让他们树立尽快脱贫致富的信心。
2014年以来,科技特派员严凯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及农业种植技术指导。他在担任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专家期间,围绕刺梨、猕猴桃、蔬菜、水果、中药材、烟草等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指导1000余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开展农业技术知识培训20场次,他草拟的技术标准使刺梨与常规防治相比增产10%以上,成为了“长”在农村的“土专家”。
此外,2017年,六盘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党委用教育文化充实精准扶贫内涵,找准结合点,携手玉舍舍戛小学开展“校农融合·智力扶贫”活动,对该校25名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为他们提供了提升自我的机会。
培训、培养贫困地区教师仅是六盘水师范学院文化扶贫一瞥,为助力脱贫攻坚,学校还招收了五年制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班(精准扶贫班),实施免学费、免住宿费,现已招收两届,共计60名学生,收效甚好。
扶贫脚步不停歇。六盘水师范学院将不断加大扶贫力度,提升“造血”功能,增强贫困户致富本领和自我发展能力;在科技、人才、教育、智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方面“因地制宜”,让扶贫更接地气。(通讯员:陈挺 王良豪)
蚌埠学院组织参加“高校春季学期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后勤工作重点环节控制”专题培训
笃学笃行 致真致远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校训
心系侨眷 走访慰问暖人心云南民族大学侨联慰问困难归侨侨眷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荣获2019年度“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国际化办学新阶段喜获招收外国
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赵廷昌到贵州民族大学督导调研疫情防控及复学返校准备工作
将论文写在凉都大地上六盘水师范学院科技扶贫侧记
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听取疫情防控工作中央指导组工作汇报 研究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全国高校广大青年师生积极践行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重要回信精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