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自己——读教育写作: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
遇见更好的自己——读教育写作: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去年,颜莹说她在写一本关于教师写作的书。过了年,我有幸成为《教育写作:教师教育生活的专业表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七个章节、约二十万字,一页一页读下来,居然一点儿都不累。我肯定,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既好看又好用的专业书。说好看,并非有什么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是聚焦尽人皆知的教育写作,从一个作者的视角,讲述了不为人知的新鲜经验,让你眼前一亮;说好用,也并非有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针对眼高手低的写作困境,从一个编者的视角,厘清了似是而非的概念,阐述了不同文体的写作要领,为你拨云见日。
一本专业书,要写得既好看又好用,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颜莹做到了。或许,这得益于她从教学一线到杂志编辑的丰富经历。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她就在“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中获奖,后来又连续三年获得“师陶杯”征文一等奖,是一个优秀的“作者”;之后的十多年,她一直在《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做编辑,阅稿、改稿无数,是一个优秀的“编者”。谈教育写作,她是有底气的。更重要的是,她的心里一直装着“读者”——那些在教学一线的普通老师,期待他们“在写作中不断实现思想与实践的创新与飞跃,不断走向优秀,遇见更好的自己”。
有人说,教写作必须解答三道题:为何写?写什么?怎么写?我们往往纠缠于“写什么”与“怎么写”,偏偏忽视了“为何写”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其实,“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而“为何写”比“写什么”更重要,关乎写作的价值观与动力源。教师的教育写作,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者评审职称,满足一时之需,那么写作就是一块“敲门砖”,“门”敲开了,“砖”便扔掉了;如果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或者实现自己的教育人生,那么写作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内生力”,“力”增强了,“路”自然就走得远了。不幸的是,我们常常把教育写作当作“敲门砖”,需要时才想起来,这自然就成了一件“苦差事”。怎样才能解脱这种教育写作之苦呢?这本书为教师们解了惑,那就是找到写作的意义感。有一句话说得好:“理想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用来让生活的每一天变得更有意义。”对于教师来说,有一个为之奋斗的教育理想——专业成长,就能让每一次艰苦的写作变得更有意义。
在这本书中,颜莹将这个朴素的道理写成了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公式: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写作。她在美国学者波斯纳“经验+反思”的基础上,又往前迈了一小步,加上了“写作”。就是这一小步,让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了一次大飞跃,不但让教师在反思中“跳出了实践时的行动逻辑和细节泥沼”,而且让教师“将零散的经验进一步明晰化、系统化和结构化推荐阅读:审稿意见?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更可贵的是,“让教师的‘个体经验’转化成了‘公共知识’”,进而“转化为教育的生产力”。颜莹的这一番论述,让我们对教育写作的认知一次次地翻新。我不由得想起我的导师庄杏珍,她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把握及对语文教材课文的解读,是那一代特级教师中的杰出代表。遗憾的是,庄老师的语文思想和宝贵经验,没能通过教育写作进行系统的整理与提炼,散落在语文教学的历史长河里。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相信庄老师一定会写下属于她的语文世界,并化为今天更多教师的实践智慧。
古人云,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教育写作,并非要追求一种“不朽”,而是要追求一种“勿忘”,“勿忘”教育中那些曾经感动我们的日子,“勿忘”日子里那些曾经激励我们的思想,“勿忘”思想背后每一个奋斗场景以及教育的初心使命。只有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教育智慧,教育的未来才有希望。
怎么写?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简单,关于写作方法的书刊不计其数,仅一部《文心雕龙》,就可以传授你写作的“三十六计”;说复杂,没有哪一本书可以一次性地解决你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在教学上,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对于教育写作,也是如此,关键不在于用哪一种写法,而在于知道有哪几种文体,每一种文体又有哪几种写法。颜莹深知“读者”的心思,一连用了五个章节,分门别类地解答了“怎么写”这个问题,详尽介绍了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论文、文献综述及调查报告五种文体的写作方法与学术规范。汪曾祺曾说,写作其实很容易,就是要找到自己熟悉的那个“调子”。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征,就有不同的“调子”。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开了每一种文体的“写作密码”:教育叙事是“感性与理性的交织”,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教学案例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生”;教育论文是“问题解决与理性思辨”,要实现思维、逻辑、语言的“三重转向”;文献综述是“在梳理中发现”,要做“程序清晰的行动”;调查报告是“基于调查的研究”,要“用证据说话”。
这些文体的特征表述和写法要诀,要言不烦、一语中的,道出了我们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话。好的文章,好的专业书,不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实践中“做”出来的。用颜莹的话说,就是形成自己的“扎根理论”,文章的“根”是扎在自己实践的土壤里的。我清楚地记得,颜莹不止一次地来到我们学校,手把手地教老师们练习各种文体写作,一次又一次地指导老师们修改自己的文章。在书中,那篇“一文三改”的案例,似乎再现了颜莹和老师们在一起反复斟酌、反复推敲、反复修改的场景,我感到分外地亲切。是的,这本教育写作书正是颜莹在和老师们的共同切磋中“做”出来的,那些鲜活的案例,就是最好的明证。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下一篇:论文查重不该成为一门生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