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惩罚力度事关研究生学位论文作假

2020-09-24本站

  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惩罚力度事关研究生学位论文作假,我国有句很著名的俗语:“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现在已经被延伸为: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抄来抄去有提高!

  抄袭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抄袭,可以理解为借鉴,然后在此基础上创新和提高,实际上这种属于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学习别人的成果,学习别人的文化,都属于这一类,这也是人类进步的基础;而第二种抄袭,就是完完全全的“拿来主义”,不经过任何思考的模仿和复制,这种抄袭属于剽窃他人劳动成果,不劳而获,是十分可耻的。

  汉芯一号造假事件:2006年,原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将从美国进口来的芯片加上了汉芯字样的标志,标榜为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高端DSP芯片(汉芯一号),骗取了国家上亿元无偿拨款。最终陈进被撤销职务、解除合同。

  浙大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2009年,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9篇论文涉及剽窃,最终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进而被开除。

  上海大学博导陈湛匀论文抄袭事件:2009年,上海大学教授、博导陈湛匀2篇论文存在抄袭,最终被学校免职。

  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2009年,东北财经大学2005级统计学专业研究生袁新的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feeep协调度研究》,系抄袭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曾康宁的硕士学位论文《江苏省feeep协调度研究》。可恶的是,除了江苏省被替换成山东省,论文的其他内容几乎完全一样。最终该生的硕士学位证书被学校收回。

  明星学术造假:2019年,演员翟天临在直播中,某网友问翟天临的博士论文能不能在知网搜到,翟天临竟然回答:“知网是什么东西?”,一个博士后居然不知道知网,难免让人怀疑。

  从各路报道以及笔者的亲身体会来看,国内存在类似造假事件的高校和机构大有人在。学术造假之所以一直被人所痛恨,是因为相比于社会上的其他一些诚信失信行为,被称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的造假危害更巨大,没有创新力的学术界,如何开拓创新,引领科技和社会进步?屡禁不止的学术腐败行为,也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除了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已经严重扭曲的学术评价体系,还需要加大对学术作假的惩罚力度。

  2020年9月21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严格规范培养档案管理,探索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校际馆际共享机制,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建立优秀学位论文示范制度推荐阅读:Fisher精确检验!鼓励培养单位和学术组织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扩大学位论文抽检比例,提升抽检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对无法保证质量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撤销学位授权。对问题严重的培养单位,视情况限制申请新增学位授权。

  其实我国目前对学位论文造假的惩罚已经很严重了,一经发现,学位基本上就会被取消。但是《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大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惩罚力度,将学位论文作假作为一种失信行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一旦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可以说是“一处失信,处处受限”,造假人在找工作、贷款等许多方面将面临碰壁,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此《意见》的出台,也彰显了教育部整治研究生学位论文造假的决心,学位论文造假,已经上升到同“考试作弊”一样的惩罚力度,相信很多研究生应该不敢越“雷池”半步!

  研究生是受高等教育群体里面的佼佼者,进一步规范和约束研究生的学术行为,相信会引导学术风气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