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的论文

2020-12-13本站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研究生的论文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持续增加,从1995年的4万人到2005年的31万人,至2015年增长到57万人,研究生群体是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其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状态。新时期以来学生思想多元化趋势明显,同时工科高校研究生的大量学习科研任务给其德育教育带来不小挑战,如何改进、优化德育教育的模式,拓展德育教育的维度成为重要问题。

  德育教育一般通过施教者主动传递教育信息,受教者被动接受的过程实现,这种过程是典型的“显性”教育。与之相对的,则是一种受教者对教育内容无意识接受,心理上未察觉的潜移默化式的教育过程,也被称为“隐性”教育。我国历史上有很多“隐性”教育的典型案例,比如“孟母三迁”,其本质就是通过环境“隐性”因素影响加强教育效果。1968年美国教育家杰克逊总结了“隐性”教育的相关特征,进一步提出应该将教育内容设计在受教者所处的外部环境之中以更好实现教育效果的理论,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形成了渗透式教育的相关理论。渗透式教育理论认为,显性教育的过程目的明确,带有一定的强制属性,受教者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应付态度影响教育效果。而按照相同的教育主题和内容,淡化受教者的角色意识,以环境、舆论、制度、服务等载体,以过程、时间、空间等维度延展,通过灵活生动、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者的接受度,尤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德育教育方面,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渗透式教育有其自身特点,遵循这些特点开展渗透式教育能够促进过程的最优化和效果的最大化。第一,渗透式教育的目标具有明确性。渗透式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围绕明晰的目的、确定的主题设计渗透内容,否则,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可能会导致目的偏离,进而影响教育效果。第二,渗透式教育的载体具有多样性。受教者所处环境是渗透式教育的载体集合,环境的多样性就决定了载体的多样性,不同受教者对某一教育内容根据载体的不同接受程度也有差异,因此教育内容应该渗透在多种载体之上,通过结合不同受教者的不同兴趣点达到教育效果。第三,渗透式教育的受众具有自主性。前文提到,渗透式教育着力淡化受教者的角色意识,从心理学来说其意义在于避免受教者因被动接受产生消极态度,相反,渗透式教育强调激发受教者自主性,使其处于一种自愿的“自我教育”心理状态下,主动获取甚至发掘教育内容。第四,渗透式教育的过程具有愉悦性。渗透式教育与显性教育在展现形式的最明显区别就是“非课堂”的,在这个过程中,施教者与受教者形成了一种开放式、无课堂、跨时空针对教育内容的交互过程,受教者自然地主动发现并接受教育内容,其氛围的和谐愉悦保证了教育效果。

  我国工科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紧凑有序,课余时间和所处空间呈现碎片化、分散化的特点,显性德育教育缺乏公共载体。在此情况下,德育教育应该主动结合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充分利用研究生个体的非课程教育时间和所处空间,通过生动的内容设计以渗透式教育的方式融合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全时域、全空间”之中,以实现其教育目的。

  对研究生个体来说,自进入学校之后,到毕业之时,即其接受培养的全过程。在整个培养过程之中,研究生个体之间的身心状态、思想状况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是在一些节点也存在着共性的需求,这些节点就是渗透式德育教育开展的最好时机。

  站在新的学习生涯的入口处,研究生相较本科生来说一般具有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但对于实现目标的途径却没有相关经验,另外,工科生培养时间短、培养内容多的特点也需要研究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在这个过程节点,需要德育教育从精神传承、学业导航、身心健康、沟通融合四个方面加强对研究生德育渗透,实现其完美“融入”。做好融入教育的基础是要营造温馨盛大的迎新氛围,通过校园布置、生活服务、助贫助困等拉近与研究生的心理距离,让其在充满归属感的前提下更好接受教育信息。在精神传承层面,可以通过组织开学典礼、参观校史馆等活动实现学校传统和校园文化的渗透;在学业导航层面,可以通过院士、专家见面会等形式为新生答疑解惑;在身心健康层面,可以通过团队训练等素质拓展培训做好保障;在沟通融合层面,可以通过专题书刊赠阅、媒体平台相关信息推送达到效果。

  在即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节点,研究生对母校的留恋之情最容易升华为爱校荣校的深厚情怀,激发这种情怀最有效的渗透式教育方式就是通过仪式感极强的毕业典礼或学位授予仪式,由学校知名导师为毕业生援正流苏,由校长、导师、校友向毕业生深情寄语,爱校教育内容会渗透和沉淀在毕业生的记忆中。同时,作为学位文化符号的相关设计作品也会给研究生留下深刻记忆,比如象征学校学术文化神圣性的学术权杖,可派发给每个毕业生的毕业徽章,可作为获得学位象征的学位凭证,可自行设计带有浓厚学校文化积淀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等等,这些设计作品可以通过纪念品、照片、影像资料等形式融入爱校教育的内容并长久保存下来,不断激励毕业研究生以母校为荣和报效祖国的坚定志向。

  研究生通过第一课堂获取学科知识,而在第一课堂之外通过组织多种层次的学术活动,可以渗透学术交流和创新意识激发的教育内容。对研究生个体来说,参加国际、国内、校内等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所提升的方面也有所不同。国际学术交流因经费和资源限制,目前难以覆盖大多数研究生,因此应侧重于少数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提升,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这部分学生的返校交流来扩大影响面;国内学术交流多通过竞赛、暑期学校、博士生论坛等形式,更多的是对第一课堂知识和技能的再次提升,研究生通过竞技、交流可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推动第一课堂的学习;校内学术交流更多应该以沙龙、座谈的形式常态化开展,侧重于研究生的思维启迪。在国家发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背景下,高等学校理应为国家输送大批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潜质的毕业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生价值观相对成熟,科研课题创业成果转化的可能性更大,因而更需要为之提供完善的创业教育平台和丰富的创业资源。创业教育的体系化是其完善与否的重要量度,通过选修课、沙龙、咨询等提升研究生创业素质,通博士学位授予仪式过创业大赛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通过基地建设为研究生提供试验平台,通过对接投资基金组织为学生企业孵化提供通道,并广泛挖掘和形成创业校友的互助网络,就可以为研究生的创业意识培养搭建一个庞大的渗透式创业教育体系。

  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就业代表了其学业生涯的终点和事业生涯的开端,就业成为其最关注的热点,同时职业能力也成为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想获得的能力之一。研究生“三助”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其中的助管工作与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有极大的相关性,可以将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实现职业能力提升统一起来。为了实现助管岗位对研究生提升责任意识、积累职业经验、增长知识才干的隐性教育作用,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助管工作体系:第一是建立完善的助管培训体系,包括全覆盖的基础培训、模块化培训和日常培训,通过满足学生的共性需求和差异化需求实现教育目的;第二是要设置合理的资助金额,按劳取酬是职业素质的基本内容,同时助管津贴也可以提升研究生生活水平,增强岗位对研究生的吸引力,资助金额可以参照高校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第三是要强化岗位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定期召开政策交流会等形式强调助管岗位的首要作用是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上述三个方面提供研究生职业能力提升的保证,并在研究生就业之前开展工作,以实现教育目的。

  学术道德是研究生的道德底线之一,应成为研究生的基本行为准则,但教育施加的过程如果和论文撰写的过程脱节,容易削弱教育效果。各高校可以按照研究生论文开题、中期、论文撰写等环节,寻找恰当时机开展学风学术道德的规范化教育。同时,教育不应该只通过讲座的单一形式开展,应通过宣传册、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研究生传递正反两方面的内容,并把相关内容渗透在导师讲述、同学沟通之中,以案例教育替代政策教育,以事实教育优化理论教育,逐步实现学生由心态上“不敢不遵守”、制度上“不能不遵守”向道德上“不想不遵守”的逐步过渡,并形成隐性的道德约束。

  工科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紧凑、科研任务量大,学业之余的公共时间较少,研究生个体的时间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且在这样的时间之内研究生渴望休息放松的主观意愿较强烈,这也给渗透式德育教育提供了机遇,如果能够把德育教育内容以寓教于乐、愉悦身心的形式填充到研究生各个课余时间段之内,充分考虑研究生个体差异化的成长需求,推荐阅读:毕业论文?就能够从“全时域”维度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关于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完成研究生价值塑造和责任意识提升的研究很多,这里不再赘述。从时间角度来说,工科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更多是依托科研院所、企业等进行科技社会实践,因此暑期成为最优选择。首先,企业招聘大多在秋季学期启动,对用人单位来说,需要在暑期提前了解对口高校毕业生整体情况,对研究生来说,在择业前了解企业生态有助于形成更准确的判断;其次,应该坚持通过规范化、长效化和基地化的方式提升社会实践实效性,建立标准化的项目申请审批制度,公开公正招募社会实践队员,搭建学术论坛、参观调研、志愿服务等多种类别的社会实践平台并通过基地建设巩固高校和相关单位的合作关系;第三,应该统筹安排北上广、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实践活动批次,充分激发研究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迅速吸引了大量受众,与之相伴的是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的习惯广泛形成。对于工科高校研究生来说,学业、科研任务的繁重更使其时间碎片化程度较高,而微信、微博阅读不仅成为多数研究生的生活习惯之一,更成为校园文化和舆论的新阵地,这也就给德育教育提供了内容渗透的空间。工科高校应该通过传统纸媒、网站、微信、微博和校内宣传场所建立一体化的全媒体平台,并形成有效的内容组织模式和联动式的媒体传播模式,在此基础上增设媒体平台的应用功能,比如查成绩、查补助、查教室、查校车和互动式的投票等功能,以贴近学生爱好,吸引学生群体,继而实现教育功能。

  工科高校因资源和时间的限制,所培养的研究生通常在人文素养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部分高校近年来相继启动的人文素质建设项目就是为弥补这一不足,也取得了值得借鉴的良好效果。通过邀请各行业、各领域,尤其是工科高校所缺乏的人文素质类名师名家来校,以讲座、交流、表演等具体形式将文化知识传递给研究生,尤其是对某一领域具有爱好的特定研究生群体、社团等进行针对性开展,可以有效实现教育目标。在时间的选择上,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的选修课集中时段或者周末进行,这也符合研究生在课程培养外休息的同时陶冶情操,用文化艺术沁润心灵的需要。

  研究生群体与其他群体有一些共通的文化需求,但也有属性明确的群体特色文化,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生的文化更加注重健康,更加结合导师,更加关注情感,这种特定情况也是与研究生缺乏锻炼时间,与导师朝夕相处,年龄层接近婚恋的现实情况相一致。因此,开展与上述特点相适应的文化活动更能够实现德育教育目标。比如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的团体竞技体育活动、跨学校跨专业开展的情感活动、为博士生举办的主题集体婚礼、邀请导师共同参加的体育比赛等等,都能够受到研究生的欢迎,这些活动对研究生健康意识提升、促进师生关系融洽、释放情感需求等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关活动应该选择闲暇的、研究生身心最为放松的时段开展,以达到最佳效果。

  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决定了其课程选择的多样性和差异化,其科研场地也随着研究方向不同而分布在高校的各个楼宇内。空间的分散给德育教育带来挑战,但同时也给渗透式德育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提供了机遇。

  教室和实验室是对研究生进行课程培养和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其中实验室更可能是研究生工作时间最长的活动空间,实验室的文化、内涵和氛围将对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客观上成为在空间维度进行渗透式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关键不应只注重环境和氛围,更应该着眼于文化传承,实验室文化的要素应该包括:在实验室文化核心层面的导师育人传统、组织制度建设;在实验室文化基础层面的硬件条件、环境布置、活动制度建设;在实验室文化表征层面的师生典型树立、实验室理念等。通过不断的内涵挖掘可以充分实现实验室空间对研究生的德育培养作用。

  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充足的学习空间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前文所述,研究生在学术能力提升方面需要将交流活动常态化,因此在研究生经常经过的公共空间,应该建设一定数目交流场所,这类场所被称为公共交流空间。公共交流空间一般指实验室、教室集中的邻近区域或研究生流量集中区域,这些区域通过文化凝练和软硬件条件建设,提供必需的学习用电、交流设备以及咖啡角等,可以建成环境舒适、学科特色鲜明、便于研究生进行学术、文化交流的平台。

  公寓是高校研究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与教室、实验室、公共交流场所等共同构成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也是课堂之外对研究生进行德育内容渗透的重要阵地。工科高校研究生普遍有着科研任务繁重、生活压力大、课余活动单一等特点,如果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结合公寓空间开展以健身活动、生活技能提升、情感交流等为主题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公寓轻松和谐的环境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公寓活动还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可以考虑建设研究生公寓社区,以学生自主的方式更好地发挥德育渗透作用。五、总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活动的差异性、多变性和自主性越发增强,这就给传统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的德育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渗透式德育教育正是在应对现实挑战的情况下一种转变教育模式的现实选择,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逐步转变”教育理念的革新,通过在高校全过程、全时域、全空间三个维度实现德育内容的渗透,切实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