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决战中途岛看科技论文写作
从决战中途岛看科技论文写作。最近,《决战中途岛》这部优秀战争片正在各大影院上映。在观看电影跌宕起伏的剧情之余,出于职业习惯,我发现该部电影与一篇优秀学术论文有很多共通之处。
首先,选题是关键战役,容易被广泛关注。中途岛战役是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关键转折点,扭转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后反盟军节节败退的局面。同时,这也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而我们科研的选题,研究区和研究时段的选取,也应该如此。我们应该研究对推动人类进步而言关键的科学问题,以及当前学术圈都关注的难点、热点。这样的选题不仅期刊编辑喜欢,学术同行、读者也都会感兴趣。
其次,表达非常简洁,容易理解。虽然是一个关键的战役,但电影《决战中途岛》的叙述并不复杂,采用时间顺序。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为了抵抗日本的进一步进攻,在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基础上,终于在中途岛击退了日本的进攻,这样很容易让人理解。即使是我这样一个军事知识几近空白的人,也能看懂主要脉络,甚至绝大多数的细节。因此,有网友称该部影片为“战争科普电影”。而学术论文其实接近“八股文”,有较为固定的表达方式,不需要太多的创新。因此,学术写作其实就是和电影《决战中途岛》一样,需要用简单的话语让更多的人明白我们的研究。如果外行的人都能毫无障碍阅读你的学术论文,那就常成功的。千万不要为了让论文显得高大上,就故意增加很多复杂的公式、图表,这么做会起反作用。
第三,内容实事求是推荐阅读:参考文献,尊重历史。平时看惯了矮化日本人的抗日影片再来看这部电影,差距真的太明显了。该部电影基本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当时美国空军、海军力量确实是比日本落后很多,战前美国是不被看好的一方,所以美国战士们有纠结和恐惧。日本实力强大,但是也有军官说:“偷袭珍珠港是成功了,但也了沉睡的巨人。”面对战争,日本并不是不堪一击,此次战败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情报人员破译了日本的进攻计划,使美国战前准备非常充分。日本最后选择撤退,美国才着实松了一口气。最后,为了防止航母落到美国人手里,日本人击沉自己的航母,当时军官作为领导者要为这次失败负责,与航母一起下沉。这是日本军人的勇敢和担当。影片没有矮化日本人,也没有神化美国人。尊重历史,我认为这是该电影最好的地方。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写论文也一样,一定要实事求是,数据是什么、表明了什么,就怎么写,而不是艺术创作,有很多主观内容、高于生活的虚构的东西。
第四,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电影中,穿插讲述了一点中国人在这场战役中的作用营救美官和士兵,被日本人发现后遭到了。我觉得这一点很好地照顾了中国人的情感,自然也就会有更多的中国观众来看。中国市场很大,越多的观众来看,影片公司也就越赚钱。同样,我们写论文也应该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国内外读者都喜欢读,这样的论文才会得更广泛,也会获得更多的下载和引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