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年中科院分区表更新(附查询方法)
最新2019年中科院分区表更新(附查询方法)。期刊,把他们全部放在图文里显然是不科学的,查询分区,小编这里给您推荐两个方式:
1.中科院分区表有独立的数据在线平台(),单位用户可以订购,同时开通微信公众号(fenqubiao),为个人用户提供有限的查询服务。
一直以来, 关于JCR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种是Thomson Reuters公司(汤森路透)制定的分区;第二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
汤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 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
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推荐阅读:两两比较, 75%之后的为Q4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
中科院期刊分区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计量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它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 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 个等级,即4 个区。
分区设计思路始于2000年初,旨在纠正当时国内科研界对不同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数值差异的忽视。
中科院分区表选择学术影响力作为划分方式,把每个学科的所有期刊按照学术影响力(3年平均IF)由高到底降序排列,依次划分为4个区,使得每个分区期刊影响力总和相同。
由于学科内期刊的3年IF的偏态分布,这使得1区期刊数量极少。为了保证期刊1区期刊数量,1区期刊取整个学科期刊数量总数的5%,即3年平均IF最高的5%的期刊为1区期刊。2—4区期刊使用3年平均IF总和相同的方式划分。具体方法如下:
1、把每一个学科的期刊集合(数量为 n 本)按照3年平均IF降序排列,以下各步计算,均基于此顺序。
2、前5%期刊(该学科期刊总数量的 5%,即 5%*n)为1区期刊。(汤森路透JCR分区表中,Q1~Q4的期刊数均占25%)。
3、剩下的95%期刊中,计算它们的3年平均IF的总和(S),然后求总和的1/3(S/3),剩下3个区的每区的期刊影响力累积和各为S/3。
4、上一步的期刊集合(也即除 1 区期刊外的期刊集合)中,从第1本期刊往后计数,如果它们的3年平均IF的总和(S2)等于上个步骤计算出的总和S/3,那么这些期刊就是2区期刊;相同的方式可以划分出3区期刊,剩下所有期刊为4区期刊(S2=S3=S4= S/3)。
不管是上述哪一种期刊分区法,原则上都是对期刊进行评价管理。中科院分区诞生于2000年,比汤森路透分区要晚得多。也可以说,中科院分区是汤森路透分区的中国延伸版,中国学术毕竟是要向国际靠拢的,但是汤森路透的分区并不适合中国的学术现状,为了方便管理,于是就有了中科院的分区。
中科院分区是后来者,大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是采用中科院分区的,但是也有部分单位用的是汤森路透的分区。
在上面的图示,我们可以看到,中科院1区和2区杂志很少,汤森路透分区Q1的期刊数量远远多于中科院1区杂志。所以也有的人把发表的文章按汤森路透期刊分区标准算一区,而按中科院分区算2区甚至三区。
中科院分区划分为13大类,涉及到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林科学、生物、综合、地学、地学天文等学科领域;
汤森路透JCR的Journal Ranking没有设置大类学科,只分为176个具体学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区表中所指的小类学科。
中科院分区表对每年度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SCIE期刊在学科内依据3年平均影响因子划分分区。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杂志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刊。
Journal Ranking以当年的IF为基础,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当年的IF高低,把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IF降序排列,平均4等分(各25%),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而中科院分区表四个区呈金字塔型分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