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见 破除“SCI论文至上”需要“加减乘除”

2020-07-15本站

  锐见 破除“SCI论文至上”需要“加减乘除”,近日,科技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院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剑指“唯论文”和“SCI论文至上”等问题,旨在推动高校科研转向高质量发展。

  其实,SCI不过是文献检索的一种工具,有其特定的筛选角度、逻辑和标准。只是被过度和扭曲使用了。问题出在哪里?首先,科技财政投入有绩效审计的要求,需要绩效指标支撑。高校科研组织的“行政化”色彩较浓,推动相关工作也需要“抓手”。于是,在一部分高校,SCI论文成为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绩效的显示性指标,甚至变身为科研活动的“指挥棒”。其次,改革开放后,在大多数领域的国际学术竞争中,我国高校主要处于“跟跑”状态。在学术水平和治理成熟度还不太高的时候,选择SCI论文之类的指标,既是“偷懒”的结果,也有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方面的现实考虑。毕竟,在特定发展阶段,将SCI论文作为学术评价指标,简单直观,便于理解和执行。

  相对而言, “破”易 “立”难。在评价体系已“破”未“立”之际,高校科研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做好“加减乘除”。

  “加”的关键在于 “因类制宜”,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的规律不同,研究方式和成果形式各异。一般情况下,基础研究周期较长,以“慢研究”“深研究”和“冷研究”为主,产出相对不确定。应用研究旨在实现某一特定领域的技术突破,或解决生产和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有明确的结果导向,需要与时间赛跑。技术创新则更不一样,需要一只眼睛看供给侧,一只眼睛看需求侧,其绩效与市场的相关度更高。评价工作必须尊重不同科研领域的规律和特点,拓宽观察维度,除了高水平论文外,还要关注发明专利、工程方案、行业标准、规范、专著、教材、工具书、提案、专报、政策文本、媒体文章、创意设计等成果形式。

  “减”指的是“减量”。代表作同行评议是西方国家普遍使用的学术评价方式之一,事实证明公正有效。这次治理也要求“完善学术同行评价”。但是,问题在于各种评价名目实在太多,评审需求太过旺盛,真正能够入评审组织方“法眼”的专家却不多,要让评审专家在繁忙的教学、研究、行政、社会事务之余,耐心审读大量送审材料,并给予细致且公允的评审意见,难度可想而知。另外,海量的代表作同行评审所耗费的成本和时间惊人。因此,文件明确提出“规范各类评价活动,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事项”的减量要求,接下来应抓紧进行专项摸底和梳理,大幅度删减各种劳民伤财,用处不大的“三评”项目。

  “乘”指的是激发专项治理的“乘数效应”,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系统提升。破除论文“SCI至上”只是一个“小切口”,借此可以揭开高校学术评价改革的序幕,从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推荐阅读:知情同意,科研奖励、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机构排名等方面入手,推动全方位,深层次的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模式和科研组织方式,释放基层学术组织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实现高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的 “大转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除”更多强调投入产出效率。从管理学角度看,分子关乎有效性,可以理解为目标实现。分母则指向为了实现目标,耗费的人、财、物、信息、政策等各类资源,以及时间成本。推动高校科研高质量发展,既要关注目标实现,也要关注目标实现的质量及为之付出的代价。必须认识到,对于高校而言,支撑科研活动的资源是有限的,提升高质量科技供给的任务却是紧迫的,必须着力提升整个体系的治理效能。

  近年来,高校科学研究蓬勃发展, “轻舟已过万重山”之后,“船到中流浪更急”。只要我们以破除“SCI论文至上”为突破口,拿出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硬核”措施,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一定能够实现高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