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术创新才是学术评价的根本
促进学术创新才是学术评价的根本,:[目的/意义]SCI论文的崇拜使得大批国内优秀科技论文外流,也使得学术评价的各类指标成为学术创新的“指挥棒”。文章旨在破除“SCI至上”,使学术评价回归正确的发展方向。[方法/过程]文章以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研究切入,分析了目前学术期刊“以引文评刊”及学术论文“以刊评文”两个错误导向,并给出了学术评价的回归路径;阐述了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顶级期刊的差距,揭示了优秀论文外流中期刊供给不足的短板,提出了三项干预高水平论文外流的政策建议,提倡国内学者树立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情怀。[结果/结论]回归学术评价的“初心”,将学术评价走出各类排行榜泥潭,以促进学术创新为最终目标,引领学科发展。
作者简介:苏新宁,男,1955年生,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蒋勋,男,1980年生,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无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教授。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图情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VXK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情报视角的应急决策推演的智库协同模式研究”(项目编号:71774078);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9JSJG451);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人才项目的成果之一;
最近,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若干意见》)以及科技部印发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下文简称《若干措施》),这两个文件是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的具体落实,可以看出国家对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优化学术生态环境的决心。两个文件的发布在学术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反响,期待这一系列的政策能够极大地改进我国的学术生态环境,完善学术评价体系。
针对学术评价出现的问题,全球学术界也非常关注,2013年在美国细胞生物学(ASCB)年会上讨论了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问题,发出了《旧金山宣言》,该宣言指出:基金资助机构、学术机构以及其他组织均急切需要改进科研成果的评价方式。强调基于论文引用的评估指标,尤其是影响因子,遭到了误用并有害于学术共同体,倡导科研成果的评估不要再过度依赖基于期刊的指标。2015年《自然》杂志刊发了《莱顿宣言》,该宣言主要针对学术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指标和如何进行科研评价的十大原则。
可见,无论是国家印发的一系列文件,还是国际学术界,都不赞成使用期刊的指标来评估学术成果,这种“张冠李戴”式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造成了学术评价的“乱象”,污染了学术环境,这次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两个文件非常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使学术评价回归正确的发展方向。
我国科学家通过SCI论文的发表,提升了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也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伴随着SCI论文发表的同时,其数量、引用频次及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等指标逐渐植根于各类学术评价中,形成“SCI至上”的论文崇拜。这一现状实质上已偏离了科学研究的本质追求,偏离了学术评价的“初心”。
SCI(科学引文索引)建立了论文之间的引证关系,SCI的创建者最初希望通过论文之间的引用关系去发现科学的源流,通过引用特征去发现科学的规律。“SCI之父”加菲尔德博士说过“永远要记住SCI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检索的,SCI是一个客观的文献检索工具,它只能作为评价工作中的一个角度,不能代表被评价对象的全部。”我们不应将SCI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的唯一指标,更不能简单地将SCI中的评价指标视为学术水平和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在许多高校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只认SCI(自科)、SSCI(社科)、A&H(人文科学)以及CSCD和CSSCI,凡不在其中的论文均不能获得科研绩效认可。这种不考察论文质量、以刊评文的学术评价体系,影响了学术期刊的全面发展,许多不在这些评价体系中的期刊难以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实际上在这些评价体系外的期刊中仍然存在大量的优秀论文,但却不能被这些评价体系所认可,各机构的科研绩效的统计中也不承认这些优秀论文。笔者曾经对我国人文社科类论文中高被引论文进行过一个统计,其中有许多影响力较大的论文并非发表在CSSCI的期刊上。这个结果至少说明,在目前的以刊评文的评价体系外,存在许多影响力较大的优秀论文,而且这些论文要优于CSSCI收录的大多数论文,但它们并不被各机构作为学术成果所统计。因此,笔者认为,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的评估,不应“以刊评文”,必须“以文评文”,必须破除SCI等评价体系至上的学术评价体系。
破除论文“SCI至上”在技术层面其核心问题是学术期刊评价与学术论文评价如何坚持正确的导向。
无论是SCI、SSCI或是CSSCI都是文献数据库,其核心功能是由引文网络为学者高效的提供科学研究的脉络;各类核心期刊目录也是根据文献集中分散定律,为学者能快速锁定科学问题的范畴提供帮助。这里的焦点问题是“引文”,由高被引论文集合形成高影响因子期刊,被视为“高水平期刊”。这一方面违背了文献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录的“初心”,另一方面误解了高水平期刊的内涵。
不可否认高水平期刊普遍存在高影响因子的特征,但不是唯一特征。高水平期刊的形成是由其刊载的论文质量决定,每一篇论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期刊整体的学术水准[1]。以刊载的论文评价期刊是回归学术期刊评价的“初心”,其一论文所阐述知识和揭示规律体现了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等不同类型研究活动特征及不同层次科技知识的差异性[2];其二论文的发表是知识的生产、传播、转化、运用等的过程,知识在这过程中存在着差异性;其三对论文的评价刊载反映出期刊的价值导向,即论文是“源”,期刊是“果”。以论文为“源”,更能直接反映出期刊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市场价值。
以刊评文在当前似乎是司空见惯的常态,职称评审、项目申报、人才头衔等都规定了相当级别期刊论文的数量,不可否认以刊评文在一定程度上为各类管理部门提供了工作上的便捷,以刊评文有其显著的量化指标。但是作为学术创新的衡量、突破性成果的认定,以刊评文并不合理,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并不能视为是国际最高水平的学术成果[3]。一方面,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的成果尤其是原创的突破性成果不容易被期刊接受,有评议人的主观因素也有期刊的定位偏好;另一方面,刊物的学术水平取决于每一篇学术论文,如果逻辑上倒置就会驱使唯期刊马首是瞻[4],想尽一切办法在这些期刊上发文,由此产生了大量学术不端行为。
对学术论文的评价,无论是投稿发表阶段还是成果评奖阶段,都应回归学术论文本身的质量。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既有“0到1”的突破,发现了潜在的规律、揭示了科学的线到N”的延伸,如同疫苗治愈单个病例可能不是突破,但临床上治愈了同一类群体病例就是突破。这与期刊的刊载数量、影响因子无关,与论文的引用频次也无关。
总书记在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一要求不仅仅是希望中国学者把论文发表在中国期刊上,还有一点就是对我国的科技期刊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文《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接着,七部委联合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这一系列“组合拳”为建设科技强国战略夯实了基础,有了科技“巢”,不但我国科技工作者可以把优秀的论文写在祖国期刊上,同时还可以引来更多的国际优秀论文栖于此“巢”。
我国是一个科技大国,但要成为科技强国,还需要拥有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是迈向科技强国的基础部分,也是走出“SCI至上”的重要一步,科技部印发的《若干措施》中已有措施在增进国内期刊的发展,但为了中国更多的优秀科技成果走向世界,让中国科技期刊在世界学术舞台上产生更大影响。
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发展滞后于科学研究的进步。我国科学家在诸如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产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全球领先,2019年在Science、Nature及Cell等公认的顶级期刊上发表数量位列世界第4位[5]。一方面有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产出,另一方面是不匹配的本土国际顶级期刊刊载能力。我国的科技期刊虽多,中文科技期刊在相同学科领域定位同质化,专业划分粒度较粗,交叉学科领域鲜有涉足;而英文科技期刊仅有333种,数量偏少无法全面覆盖我国科学家的成果产出,JCR列出的177个学科领域中我国有78个(44.07%)学科领域没有科技期刊,2018年统计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共240个学科我国有135个(56.25%)学科没有科技期刊[6]。我国本土的优秀期刊在国际平台诸多学科领域的空白,显露出我国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的供给不足,这也是我国科学家将论文投向国外期刊、优秀论文外流的原因之一。
我们要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本土期刊集群。我国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难题是怎样获得世界一流的稿件[7],筑“巢”引凤,拥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期刊航母”自然会吸引世界一流的、关注中国特色的稿件。纵观世界先进科技期刊,如Science、Nature均已形成了各自的期刊集群,如Nature就有Nature Biotechnology等18种子刊、Nature Reviews Cancer等16种评论期刊和Nature China等3种在线出版物,可见期刊的专业化划分粒度非常细,形成了“期刊航母”。反观我国,无论是中文期刊亦或是英文期刊,普遍存在散、弱、小的特征,有多种期刊出版的为数不多(如中国科学),绝大部分期刊是单刊经营,出版资源分散、期刊产业集中度低,很难从整体形成发展合力。
国内高水平论文的外流将大大影响我国本土国际顶级期刊的建设进程,用国家的科研经费支付国外期刊版面费,再用国家的外汇买进这些成果,这是一项痛心的科研活动。为了有效改变这种情况,国家相关机构具体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制度干预:
一方面,从国家宏观政策积极引导高水平论文留在国内[8]。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协同相关部委司局,制定国家资助科研项目标志性成果在中国本土期刊首发制度;在两院院士、国家杰青、推荐阅读:组内相关系数。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等国家级人才计划、荣誉称号评选中,向发表在国内一流成果倾斜。
另一方面,在国家三大科技奖与国家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要求主要创新成果来自于中国期刊。国家三大科技与国家教学成果奖的指导意见与评选结果是国内各类机构与学者为之努力的指挥棒,用中文陈述成果、用中文期刊支撑国家奖,让中国人看得懂国家成果,让世界学习中国成果。这才是各类国家级奖项评选的最终目标。
再一方面,从技术层面创办类似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类期刊,选择中文最优秀论文全文翻译刊载于这些期刊向海外出版发行或全球开放存取,保证中国优秀论文走向世界。
以现今我国产出的这些优秀成果为体量,若将这些高水平论文发表在中文期刊上,或许已经有中国期刊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纵观世界各国均将本国最优秀的成果首先留在了本国大地上,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后,俄文期刊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全球广泛传播,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标志性成果发表在《药学学报》(1981年)中文期刊上。用中文发表科研成果,更好的为中国经济、科技服务,世界知名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2019年用中文刊载了谭文斐博士的《给父亲的一封信》,并将伍连德论文奖授予谭文斐。
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应有祖国情怀,树立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广阔情怀:从事任何专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应自觉从祖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各类资源,研究国家的基础科学问题;处理好研究工作与成果发表的关系,研究中与祖国发展需求密切的论文应首发中国期刊,让其他科技工作者容易看到、利于理解;科技工作者应树立祖国情怀,论文发表不应将一流成果首先投向国外期刊,而将二流成果投向国内期刊。
姓名:苏新宁 蒋勋工作单位: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无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