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价值不只在SCI期刊里

2020-07-25本站

  科学家的价值不只在SCI期刊里,“我们做科研,无论是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还是其他单位的资助,推荐阅读:主成分分析。究其根源,资助都是来源于老百姓。我们真的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北京大学邓芙蓉教授从事科研工作20年来的体悟。

  邓芙蓉教授参与的《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特征及其机制研究》项目获得了前不久揭晓的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二等奖。在212项获奖成果中,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科技成果颇多。许多像邓芙蓉一样颇具民生情怀的获奖科学家,致力于用自己的学术积累让普通老百姓体会到科技的“温度”。

  “我们做公共卫生领域的预防医学研究,最大的希望就是早日实现国家的三级预防目标。”北京大学的郭新彪教授、邓芙蓉教授、吴少伟研究员和黄婧博士团队从国家“十一五”规划期间开始,近10年来一直在大气污染,特别是大气颗粒物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领域钻研。

  他们早早地认识到,日益繁荣的城镇化建设或许会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产生影响。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把大气污染物和人类健康关联起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有效的干预和防护措施,以期给国家反馈政策,给我国修订空气质量标准和保障人群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以及给普通人做科普,尽量减少人们因大气污染受到的伤害。

  在设计课题时,邓芙蓉问学生:你的研究能不能回答这三个问题:第一,对国家有没有用,有没有可能形成政策,进而让广大的老百姓受益?第二,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没有用,有没有可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第三,你的研究对于其他学者有没有参考价值?

  这种设计课题的思路,让邓芙蓉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价值。解决老百姓真正关心的问题,成为她做科研的“动力”和“兴趣”所在。

  “选择不同的城市交通方式时,人们的大气污染物暴露程度到底如何?”“雾霾天气,是乘坐地上交通还是地铁出行更健康?”“交通噪声污染和尾气污染哪个对健康的影响更大?”……这些年,邓芙蓉带领研究生们一直在做这些问题的研究。

  2015年,该团队针对我国城市地铁交通日益发达的现状,比较了步行、公交和地铁三种交通出行方式的大气PM2.5暴露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外AQI指数(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的雾霾天气时,乘坐地铁比较健康,因为地铁的AQI此时为70~100;而在室外空气优良、AQI指数小于50时,地铁里的AQI指数依然维持在70~100左右,这时则选择地上交通比较健康。

  此外,她们还发现,交通噪声对PM2.5给人带来的不良影响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佩戴口罩、防噪耳罩或耳塞则可有效降低交通来源颗粒物和噪声对人群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我们的实验耳罩和口罩都是直接从网上购买的,一定要保证老百姓也能方便地获取。”邓芙蓉说。

  作为预防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邓芙蓉和同事们关注的是空气污染对一些“亚临床”指标的改变,目的是实现早期预防、减少各类心肺疾病的发生或发展。

  “我们的研究成果,老百姓都眼巴巴盼着呢。”相比于发论文,这是邓芙蓉和同事们做科研更大的“动力”来源。

  近些年,环境问题除了带来了健康方面的连锁反应,还引发了大家对能源问题的思考。

  “不烧煤了,包括原来的燃煤锅炉,或者农村的小煤炉都要取消,城市里还好办,郊外、农村怎么办呢?”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吴艳元希望找到一种技术来替代燃煤供热,给偏远地区的百姓送去科技的“温度”。

  近年来,为了减少燃煤污染,全社会都在推进煤改电,“我们这项技术就是想办法利用太阳能采暖来代替燃煤锅炉、土暖气炉子。”吴艳元说。但是,太阳能替代燃煤供热一直存在瓶颈。“采暖与太阳能刚好存在时间反差:夏天太阳能好的时候不需要采暖,冬天不好的时候又需要采暖,这就是我们需要突破的关键点。”吴艳元说。

  为了突破这个瓶颈,吴艳元和团队采用了热泵技术,全季节收集太阳能,蓄存在地下土壤中,需要供热时再提取。“之前100平方米的房子要供热需要100平方米的太阳能板,而且它只能供冬季晴天时的供热。用这个太阳能集热器技术只要10平方米太阳能板就能全年供热。”吴艳元介绍。

  2013年,吴艳元和团队在一所乡村学校先做了一个样板工程。“当地教委领导怕效果不好,就让老师挂上温度表,每天记录室内的温度,结果记了一个礼拜,他们到现场再次考察时,一看,说这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啊!完全不用记了。当时那个效果,就跟城市的住宅、办公空间的温度一模一样”。

  这项太阳能源替代燃煤供热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项目也荣获了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我们希望通过釆用各种可再生能源方式代替现有燃煤供能方式,还祖国一片蓝天,交百姓一种干净的生活,为社会分忧解愁,对地球环境负责。”吴艳元说。

  像吴艳元这样关注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的科学家还有很多,北京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的籍国东教授也是其中一位。

  “现在大家对于饮水安全关注度非常高,但地表水饮用水源的总氮普遍偏高,也就是水里面氨氮和硝酸盐多,特别是硝酸盐和亚硝酸体系,它们超出一定的浓度,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籍国东团队的《饮用水源总氮污染防控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

  团队成员朱先芳博士介绍,这个项目的思路主要是水源保护,从源头控制农村污水的排放。

  据介绍,在水源防控技术体系中,防控地表水的低浓度氮污染一直存在技术缺失。针对这项技术缺失,籍国东团队的研究从原始的机理、理论、拓展理论开始,创立了一套微生物的,特别是针对低浓度氮的脱氮机制。同时通过创新的设备和工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源修复系统。

  “创新肯定是很难的。”籍国东说,“在原理研究阶段,我们一个问题可能要讨论一年。”但是老百姓的需求摆在那里,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励公报,该成果在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的30多个县建成了修复体系,北京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00万人。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希望全国的饮用水源都能够长期安全,每个人都能喝上安全无污染的水。”籍国东说。

  “我们做科研,无论是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还是其他单位的资助,究其根源,资助都是来源于老百姓。我们真的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北京大学邓芙蓉教授从事科研工作20年来的体悟。

  邓芙蓉教授参与的《大气颗粒物短期暴露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特征及其机制研究》项目获得了前不久揭晓的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二等奖。在212项获奖成果中,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科技成果颇多。许多像邓芙蓉一样颇具民生情怀的获奖科学家,致力于用自己的学术积累让普通老百姓体会到科技的“温度”。

  “我们做公共卫生领域的预防医学研究,最大的希望就是早日实现国家的三级预防目标。”北京大学的郭新彪教授、邓芙蓉教授、吴少伟研究员和黄婧博士团队从国家“十一五”规划期间开始,近10年来一直在大气污染,特别是大气颗粒物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领域钻研。

  他们早早地认识到,日益繁荣的城镇化建设或许会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产生影响。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把大气污染物和人类健康关联起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有效的干预和防护措施,以期给国家反馈政策,给我国修订空气质量标准和保障人群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以及给普通人做科普,尽量减少人们因大气污染受到的伤害。

  在设计课题时,邓芙蓉问学生:你的研究能不能回答这三个问题:第一,对国家有没有用,有没有可能形成政策,进而让广大的老百姓受益?第二,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没有用,有没有可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第三,你的研究对于其他学者有没有参考价值?

  这种设计课题的思路,让邓芙蓉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价值。解决老百姓真正关心的问题,成为她做科研的“动力”和“兴趣”所在。

  “选择不同的城市交通方式时,人们的大气污染物暴露程度到底如何?”“雾霾天气,是乘坐地上交通还是地铁出行更健康?”“交通噪声污染和尾气污染哪个对健康的影响更大?”……这些年,邓芙蓉带领研究生们一直在做这些问题的研究。

  2015年,该团队针对我国城市地铁交通日益发达的现状,比较了步行、公交和地铁三种交通出行方式的大气PM2.5暴露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外AQI指数(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的雾霾天气时,乘坐地铁比较健康,因为地铁的AQI此时为70~100;而在室外空气优良、AQI指数小于50时,地铁里的AQI指数依然维持在70~100左右,这时则选择地上交通比较健康。

  此外,她们还发现,交通噪声对PM2.5给人带来的不良影响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佩戴口罩、防噪耳罩或耳塞则可有效降低交通来源颗粒物和噪声对人群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我们的实验耳罩和口罩都是直接从网上购买的,一定要保证老百姓也能方便地获取。”邓芙蓉说。

  作为预防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邓芙蓉和同事们关注的是空气污染对一些“亚临床”指标的改变,目的是实现早期预防、减少各类心肺疾病的发生或发展。

  “我们的研究成果,老百姓都眼巴巴盼着呢。”相比于发论文,这是邓芙蓉和同事们做科研更大的“动力”来源。

  近些年,环境问题除了带来了健康方面的连锁反应,还引发了大家对能源问题的思考。

  “不烧煤了,包括原来的燃煤锅炉,或者农村的小煤炉都要取消,城市里还好办,郊外、农村怎么办呢?”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吴艳元希望找到一种技术来替代燃煤供热,给偏远地区的百姓送去科技的“温度”。

  近年来,为了减少燃煤污染,全社会都在推进煤改电,“我们这项技术就是想办法利用太阳能采暖来代替燃煤锅炉、土暖气炉子。”吴艳元说。但是,太阳能替代燃煤供热一直存在瓶颈。“采暖与太阳能刚好存在时间反差:夏天太阳能好的时候不需要采暖,冬天不好的时候又需要采暖,这就是我们需要突破的关键点。”吴艳元说。

  为了突破这个瓶颈,吴艳元和团队采用了热泵技术,全季节收集太阳能,蓄存在地下土壤中,需要供热时再提取。“之前100平方米的房子要供热需要100平方米的太阳能板,而且它只能供冬季晴天时的供热。用这个太阳能集热器技术只要10平方米太阳能板就能全年供热。”吴艳元介绍。

  2013年,吴艳元和团队在一所乡村学校先做了一个样板工程。“当地教委领导怕效果不好,就让老师挂上温度表,每天记录室内的温度,结果记了一个礼拜,他们到现场再次考察时,一看,说这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啊!完全不用记了。当时那个效果,就跟城市的住宅、办公空间的温度一模一样”。

  这项太阳能源替代燃煤供热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项目也荣获了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我们希望通过釆用各种可再生能源方式代替现有燃煤供能方式,还祖国一片蓝天,交百姓一种干净的生活,为社会分忧解愁,对地球环境负责。”吴艳元说。

  像吴艳元这样关注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的科学家还有很多,北京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的籍国东教授也是其中一位。

  “现在大家对于饮水安全关注度非常高,但地表水饮用水源的总氮普遍偏高,也就是水里面氨氮和硝酸盐多,特别是硝酸盐和亚硝酸体系,它们超出一定的浓度,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籍国东团队的《饮用水源总氮污染防控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

  团队成员朱先芳博士介绍,这个项目的思路主要是水源保护,从源头控制农村污水的排放。

  据介绍,在水源防控技术体系中,防控地表水的低浓度氮污染一直存在技术缺失。针对这项技术缺失,籍国东团队的研究从原始的机理、理论、拓展理论开始,创立了一套微生物的,特别是针对低浓度氮的脱氮机制。同时通过创新的设备和工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源修复系统。

  “创新肯定是很难的。”籍国东说,“在原理研究阶段,我们一个问题可能要讨论一年。”但是老百姓的需求摆在那里,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励公报,该成果在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的30多个县建成了修复体系,北京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00万人。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希望全国的饮用水源都能够长期安全,每个人都能喝上安全无污染的水。”籍国东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