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著第一编辑室(文学)2019年度图书盘点

2020-09-25本站

  学术论著第一编辑室(文学)2019年度图书盘点。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编辑室向以出版古典文学类图书为主。2019年,编辑室接续传统,在“文献整理”、 “学术论著”、 “大众人文”三方面各有创获,兼致力于展示书籍怡情悦性的艺术之美。

  本年度编辑室出版图书百余种,其中国家重点项目20种,图书及责编获得包括全国古籍出版社年度百佳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审读报告一等奖在内的各类奖项达9项,社内自评好书荣获8种。特于此除旧迎新之际,作一年度总盘点,依类分三条推送。

  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是先秦铜器铭文发生的文化背景,独具个性的祭祀文化、巫觋文化和礼乐文化对铭文的产生和发展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铭文在发展和长期运用过程中形成鲜明的文体特征,并对后世铭文文体及其他多种文体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以周代铜器铭文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传世文献,借鉴考古学、文字学、历史学、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从文体学的视角对周代铜器铭文进行分类研究,考察各类铭文的内容、体制、成因及文体流变。

  本书是孟祥才先生历年研究先秦人物和思想的论文集,共收录41篇文章,内容涉及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潮中儒、墨、法、道、兵、阴阳、纵横、农、杂等学术流派和主要代表人物。在一定意义上可看作具体而微的先秦思想史。

  本书使用前人《论语》注释中应用过的在篇章之前加标序号的方法,进行编排,以便提高阅读效果。根据具体情况,对每条疑误进行辨析,说明有关问题的对与错、是与非等。

  本书从汉代都邑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汉代文学的成就。对汉代都邑的组成、宗庙变迁、都邑政策与都邑士风作了分析研究,并重点探讨了汉赋、汉乐府同汉代都邑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书分为三编。上编考论中国古典英雄概念与西方式英雄概念的本质差异,发显中国“英雄”文化对魏晋“人的自觉”时代文化与文学深层结构的关键性影响,认为从英雄”崇拜到“文化英雄”崇拜,由外在功业之思,再到追寻审美化文化生活方式,正是魏晋文化与文学创造时代精神演进的鲜明特征;中编专论曹植、嵇康、阮籍、陆机等受“英雄”文化深刻影响的魏晋文学代表作家;下编着重论述与魏晋“英雄”文化联系紧密的文学创作现象。

  甘肃河西地区包括酒泉、张掖、武威等地,这里出土的墓葬文书十分丰富。本书集中解读、考释甘肃河西地区出土墓葬文献,对河西地区出土的汉魏、晋、五凉直至清代的丧葬文,包括镇墓文、衣物疏、买地劵等,进行详细解读和考释,并揭示墓葬文的历史、文化、宗教和风俗的意义。还阐述了其俗字的流变和俗文学的价值。

  本书从基础文献出发,深入梳理史料,以史为纲,以内在传承发展为纽带,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唐代“《文选》注释学”的成果。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文选》的传世文本、敦煌文献中的相关资料以及新出土文献,对唐代《文选》的注释学成果进行全面考察。

  本书是一部关于《文选》注释的集成式著作,依次援引有李善注、《文选钞》、《文选音决》、五家注和陆善经注等众家唐人注解,而殿以纂集者据唐本所作的校语,主要是标明诸家注本正文与《文选集注》所参据的李善注底本的异文,或交待各家注本的篇次编排、亡佚情况,偶有编者自己所作的考辨和识断,足以发唐宋以来“选学”之秘。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本书整理部分将考校与眉批合成完璧,使纪氏考证批评之功萃于一编;研究部分对《玉台新咏校正》的校订之功、批评理念及版本系统进了全面深入的论述,以《校正》稿本为底本,校以属早期批本系统的朱墨批抄本及残稿本、《考异》之四库刊本、梁章钜之“定本”等“校记”详录异文,意在客观呈现纪昀多次批校的情形,见出纪氏精益求精的批校过程,以及批点文字的摇曳变化,以窥乾嘉学者整理总集的经典性之所在。

  本书以对百年“龙学”的全方位立体把握为基础,集中力量对中国大陆百年“龙学”最重要的成果和问题予以探究,尽量还原其历史的本来面貌,全力呈现其不同的时代特点。

  “元稹其人及其创作的接受史研究”结项成果。《旧唐书》谓“ 元和主盟,微之、乐天而已”,元稹在中唐文坛之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但穆宗朝仕宦之迷局与《莺莺传》写作主旨之被误解,让元稹背负投机、薄情之恶名。对元稹其人、其文毁誉参半的历史实相到底如何?《元稹集校注》《元稹年谱新编》作者周相录教授试图理性回归历史现场,还原一个真实的元稹故事。

  本书勾稽了唐代荥阳郑氏家族的世系,考察其婚姻关系。研究范围为郑温之后各房支,主要是北祖郑晔、南祖郑简二房。共辑得与郑氏人物有关的碑志材料365件。此外利用了《旧唐书》本传9篇,《新唐书》本传13篇、合传中4人;还有《唐才子传》52人,《全唐文》小传63人,《全唐诗》小传42人,《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20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95人。尽可能完善地恢复荥阳郑氏各房支的世系,充分讨论其婚姻仕宦情况。

  本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增补修订的进一步研究成果,是近年来少有对《全唐文》的编纂、版本、用书、阙失等的全面系统考察之作。在完整驾驭全唐一代文献的基础上,对《全唐文》逐篇进行文本梳理和来源追索,时有创获,对大量唐文之细节研究和对真相之追究,亦具有重大意义。

  《宋代诗学通论》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有别于唐诗的诗学天地:这一诗学世界充满了对宇宙人生的强烈关注,渗透着宋型文化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揭示了诗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涉及诗学理论的各个层面和范畴;总结了唐宋诗歌的创作经验,尤其是提供了宋诗如何超越唐诗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作者以优美灵动的文笔,抉示出宋代诗学中诸多值得深思的线年初版以来,《宋代诗学通论》曾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中国文学奖等。

  作者使用其首创的“文图学”(Text and Image Studies)视角。上卷选择《天际乌云帖》、《黄州寒食帖》、《李白仙诗卷》、《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合卷及《答谢民师论文帖卷》等五种颇具特色的苏东坡书迹,着重探讨其生成机缘、文本内涵。下卷从使用场景、流传脉络、和接受影响等角度,进行了时空的延展,以“寿苏会”为核心讲述苏东坡对后世及周边国家的辐射影响。

  本书作为中原健二的代表作,从宋“词”这一文学形式应该如何把握、宋词的特征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词”对于宋人是怎样的存在等方面出发,俯瞰宋词。首先从两宋的词牌使用情况分析入手,总析宋代的士大夫眼中的词的地位与形态。进而从各个代表性人物(如陈宓、柳永、苏东坡等人)和代表性题咏命题(“羽扇纶巾”、寿词和春归词、乐游原、悼亡词)两个方面分章论述。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以南园五先生为中心,围绕南园结社、明初诗坛、岭南地域诗学传统这三大关键,在文学地理学视野下,在中国文学和岭南文学的坐标系中,推荐阅读:论文发表!对南园五先生的生平创作、结社过程、群体活动、地域书写、诗学建构、诗派传承诸问题,按照先个案后综合、先基础再专题的研究顺序,进行层层深入的阐述,既有助于学界进一步研究岭南诗派的发展脉络、审美特征和地域传统,也能为明清地域诗派、文人结社以及文学地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本书致力于揭示晚明士人的商业出版活动状况,彰显士人在晚明商业出版发展和繁荣中的作用与地位。将参与商业出版活动的士人按照身份和角色划分为若干类型,结合个案研究和丰富的实例,对晚明士人参与商业出版活动的方式、过程加以深入探讨。通过考察这一士人群体的行为方式和生存状态,以及参与商业出版活动对士人身份的影响和重新塑造,揭示晚明士人的一种重要职业选择,为晚明士人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维度。

  本书共收录存佚清代杜诗学文献520余种,补充了百余种前人失载之文献。对每种文献的著者生平、成书时间、体例特色、版本流传、诸家著录等情况进行详细介绍,订正了诸多疏谬。还增加了部分文献的丛书收录、庋藏地、藏书编号、索书号等信息。书后附录著者索引和书名索引,便于治清代杜诗学者参考。

  近代学者胡适早在1931年就曾以超越文学的眼光评价过《醒世姻缘传》之于社会经济史、历史书写和风俗研究的重要性。作者沿着胡适最早提出的方向,对明代世俗生活中的物质层面进行了一番梳理和廓清,涉及面包括风俗、法律、宗教、妇女生活等,而以经济层面牵涉最频。

  本书以江南书法的历史形成、发展和影响的主线出发,在现代学科意义上第一次实现了对江南书法进行完整、系统的历史研究,从而解决以往了零散、单一、局部的研究局面。立足江南地域文化特征,注重将江南书法的各种问题与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联系起来考察和定位,特别是把江南书法放到当时江南的整个学术艺术氛围背景当中去,在揭示书法本身发展历史的同时,更注意去探讨书法作为艺术形态与学术思潮之间的紧密结合及其影响关系。

  本书旨在以中国小说为中心,以本土语境为背景,以通观研究为视角,对中国小说文体观念与文体形态的发展及流变进行全面梳理,探讨其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呈现中国小说文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轨迹。作者试图突破20世纪以来西方小说理论掌握话语霸权的研究格局,探索出了一套回归并还原中国小说文体与文体观念之本体存在的研究思路、理论框架与分析模式。

  本书即用现代人的眼光对传统诗学进行的一番审视与解读。从特定范畴与命题切入,通过对诗学中“感兴”“意象”“气韵”“妙悟”等诸多概念的追源溯流式的考察,弄清其本来涵义及演化脉络,再逐步提升到古今会通的理论观照点上来。继2006年初版之后,《中国诗学之现代观》在古典诗学理论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此次作者增写“序引”,将数篇新论增入“附录”,修订再版。

  本书为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经典的重构:宗教视阈中的翻译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讨论的成果之一。旨在拓展翻译文学的研究领域,通过讨论宗教对翻译文学的介入与影响,推动文学与宗教的跨学科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