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i投稿指南

2020-10-14本站

  SCIEi投稿指南。1) 加大论文信息传播的力度、速度和广度,吸引读者,拓宽国内外的读者面,提高论文乃至期刊在国内外的被引频次;

  3) 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CA报道的化学化工文献量占全世界化学化工文献总量的 98% 左右,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收录最全、应用最为广泛的查找化学化工文献大型检索工具。

  5) 俄罗斯《文摘杂志》(Abstract Journals, AJ) 或РЖ(共220余卷),被称为世界三大综合检索统。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在美国费城创办。40多年来,SCI(或称IS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检索工具书,而且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项重要依据。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内圈与外圈都是精选的,同等重要。其区别在于:影响因子、地区因素、学科平衡等。

  ① SCI Print 印刷版。 1961年创刊至今。双月刊。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② SCI-CDE 光盘版。 季度更新。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③ SCI-CDE with Abstracts,带有摘要的光盘版。逐月更新。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④ Magnetic Tape 磁带数据库。每周更新。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

  ⑤ SCI Search Online 联机数据库。每周更新。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

  Inc.)创办,是一个主要收录工程技术期刊文献和会议文献的大型检索系统,被称做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

  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主题词和分类号,进行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

  不列入文摘,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不进行深加工。有的PageOne 也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所以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

  ① 创办初,月刊、年刊的印刷本(Ei Compendex),1884年至今。

  ② 70年代,电子版数据库(Ei Compendex), 并通过Dialog等大型联机系统提供检索服务。

  1999年,中国18所高等学校联合购买网络版数据库的使用权,镜像在清华大学图书馆;

  ① 扩充期刊,约2800种。它只收录题录(Ei PageOne)。 在Ei的扩充版中,1999年收录我国期刊156种;《计算力学学报》被列入Ei PageOne。据悉Ei的扩充版将于近几年被取消。

  ② 选做期刊,约1600种;其论文只选择收录,作为Ei Compendex。《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被列为选做期刊。

  ③ 核心期刊,约有1000种;每期所有论文均被收录。《金属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为核心期刊。

  2)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和《材料科学与工艺》将于2001年1月1日被Ei列入收录刊源;

   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等;

  矿业、冶金、材料工程、金属材料、有色金属、陶瓷、塑料及聚合物工程等;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

  电气工程、电厂、电子工程、通讯、自动控制、计算机、计算技术、软件、航空航天技术等;

  化学工程、石油化工、燃烧技术、生物技术、轻工纺织、食品工业;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

  必须满足国际检索系统对论文格式的要求,至少应包括下列几项(英文):论文题名、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工作单位、论文摘要、文献出处、参考文献。

  题名应简明、确切,不要太长、太笼统。英文题名可以省去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如the、a、an等。

  应按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建议:

  作者姓氏在前,全大写。名字在后,首字母大写 ;双名连写,其间加半字线。如:

  工作单位要规范、统一、稳定,英文译名结尾处应加China。如:

  (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力学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24)不要只写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第二研究室 勿写成 大连化物所 或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国际重要检索系统通常采用英语。它们在收录一篇论文摘要时,主要看英文摘要写得好不好。所以提高英文摘要编写

   摘要的内容:对于报道性文摘,应当列出研究课题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要素。

   摘要的长度:100~150个词,不应出现公式、图表、参考文献的序号;第一句不应与题名重复。

   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

  Ei对英文摘要的撰写要求,请参见附录C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书写规范化。

   引用文献中书刊的层次、数量、出版年份要仔细挑选核实,因为它可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创新程度。如果引用一大堆教科书,SCI是不会收录这篇论文的。

   参考文献的编写,应遵循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正在修订之中)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把文后参考文献编写好。

   SCI则特别要求把文后参考文献全部译成英文。

  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重要论文,不要忘记在篇首页地脚注明标准的资助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写出批准号,以证明论文价值。因为这类论文,其项目都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论证后批准的课题,受到国内外检索系统的重视。

  论文被SCI、Ei收录,学术水平是基础,编排格式是条件,投稿途径是关键。论文的学术水平再高,如果投稿方向不对,根本不能被ISI、Ei收录。建议通过以下五种方式投稿。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已被Ei Compendex收录。好文章投给我校学报,可以牢固树立学报的学术地位,引起SCI、

  如果您的论文曾经被SCI、Ei收录过,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渠道。人头熟,对刊物编排格式适应。

  稿件多,要分流;不能全在本校学报发表,应向国内已经被SCI、Ei列入刊源表的期刊投稿。注意:

   SCI的来源期刊名单每年都在我国许多报刊上刊登,但有许多错误。如1999年底以来在各大报刊上公布的、由美国ISI提供的中国期刊名单多出6种(非中国期刊),丢了8种。经过近一年核实,现提出美国SCI数据库1999年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第9期公布了美国Ei Compendex (光盘版)1999年收录中国期刊名单和篇数。但是,Ei 2000年对中国期刊进行了调整:淘汰了14种,新增加了6种。向这些期刊投稿时,还应注意:①有些高校学报不接收来自校外的稿件;②要向核心期刊投稿;③可向选做期刊中收录篇数较多的期刊投稿。投稿时参见附录EEi Compendex收录篇数较多的中国期刊编辑部的通讯地址。

  由于语言上的障碍,采用英语的国际期刊比中文期刊容易进入SCI、Ei,但其学术水平不一定都比中国期刊高。中国期刊进入SCI的数量有限;在这种期刊上发表文章,难度较大。应把部分稿件向国际分流。目前,许多高等学校都在对SCI、Ei的刊源表进行研究,并加整理,已掌握了SCI大部分核心期刊的通讯地址和E-mail,可帮您提供捷径。

  SCI、Ei 都收录国际会议论文集。应主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如果您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机会少或经费困难,应争取参加在国内,特别是在校内举办的国际会议,并积极投稿。SCI、Ei对这种国际会议论文集是很有兴趣的。最近赴美国考察有一种感觉,与中国期刊相比,这种论文集进入SCI、Ei要容易得多。

  B1 Ei Compendex 标引文摘。有题录、文摘、主题词和分类号。如:

  B2 Ei PageOne, 题录。不列入文摘,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不进行深加工。如:

  有的Ei PageOne 还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如:

  作者注:以下材料为美国《工程索引》对来源期刊英文摘要撰写的要求,1997年就已经散发了。2000年8月访问美国工程信息公司,交给总部有关负责人咨询时,答复说:此材料仍然适用。现重新打印,供撰写英文摘要时参考。

  文摘是原始文献的代表;它提供了原始文献的信息内容,但不能代替原始文献(即一次文献),因为其内容已大大简化。

  文摘本身给读者一个信息,即该篇文摘所包含的主要概念和讨论的主要问题,帮助科技人员决定这篇文献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有用。

  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是世界最著名也是最大的检索刊物之一。每月出版1期月刊,报道世界工程文献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有刊附的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曾出版过检索卡片,已于1975年停止发行。

  按美国工程信息公司编辑部(Ei编辑部)的分类,文摘分为信息性文摘和指示性文摘,或者两者结合的文摘。

  信息性文摘(Information Abstracts) 一般包括了原始文献某些重要内容的梗概,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目的 主要说明作者写此文章的目的,或说明本文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过程及方法 主要说明作者主要工作过程及所用的方法,也包括众多的边界条件,使用的主要设备和仪器。

   结果 作者在此工作过程最后得到的结果和结论;如有可能,尽量提一句作者所得到结果和结论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情况。

  信息性文摘多用于科技杂志或科技期刊的文章,也用于会议录中的会议论文及各种专题技术报告。

  指示性文摘(Indicated Abstracts) 仅指出文献的综合内容,适用于综述性文献、图书介绍及编辑加工过的专著等。综述性文献最常见的如某技术在某时期的综合发展情况;或某技术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以及未来展望等。总之这种文献是综述情况而不是某个技术工艺、某产品或某设备的研究过程。一般情况下信息性文摘占有绝大部分比例。

  文摘长一般不超过150 words,不少于100 words;少数情况下可以例外,视原文文献而定,但主题概念不得遗漏。据统计如根据前述三部分写文摘一般都不会少于100 words。另外,写、译或校文摘可不受原文文摘的约束。

  (5) 不说废话,如本文所谈的有关研究工作是对过去老工艺的一个极大的改进切不可进入文摘;

  此外请注意:文摘第一句话切不可与题名(Title) 重复;Ei中每篇文摘记录都是与题名连排的,只是题名用黑体排印,因此可以认为题名便是文摘的第一句话。遇到此种重复情况请改写。

  (7) 避免使用长系列形容词或名词来修饰名词,可用预置短语分开或用连字符(hyphen)断开名词词组,作为单位形容词(一个形容词)。

  (18) 题名中尽量少用缩略词,必要时亦需在括号中注明全称(尽量中文文献题名中常用英文缩略字或汉语拼音缩略字);特殊字符及希腊字母在题名中尽量不用或少用。

  特殊字符主要指各种数学符号及希腊字母;对他们的录入,Ei有特殊的规定。希望在文摘中尽量少用特殊字符及数学表达式,因为它们的输入极为麻烦,而且易出错,影响文摘本身的准确性,应尽量取消或用文字表达.

  再如:Ф=A-1 或更复杂的表达式应设法用文字指引读者去看原始文献。

  E 美国Ei Compendex(光盘版)收录篇数较多的中国期刊编辑部的通讯地址

  作者注:附录E系作者根据Ei Compendex(光盘版)1999年收录的中国期刊统计数据加以整理:

  《光学学报》, 201800 上海市800-211信箱(嘉宝区清河路390号)

  《软件学报》, 100080 北京市8718信箱(中关村南4街4号)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430071 武汉市小洪山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石力学研究所

  《中国激光》, 201800 上海市800-211信箱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研究所

  (1)选用SCI收录期刊。目前SCI收录核心刊 3000种,加上增补期刊约 5600种。研究者可事先将SCI中自己感兴趣的期刊找出来备用。

  (2)利用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引子(Impact Factor)来选择期刊。期刊的影响因子是该刊前2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的平均被引次数。《科学》、《自然》影响因子很高,SCI收录中国期刊影响因子都在1.00以下。期刊影响因子愈大,有用信息愈多。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3)利用学科带头人的影响或国际学术交流的条件,物色最了解中国学术研究、信任中国学者的那部分期刊投稿。SCI选用的期刊中约 1 / 3为美国期刊,因而要注意选美国期刊。

  选择适合刊物投稿:从杂志homepageInstruction for Author,按投稿要求,如投稿份数、论文体例、长度、图表、参考文献引法、配图说明(Figure legends)等,逐条遵循。Letter to editor-in-chief : ①声明文稿权转让;②未一稿多投,和在稿件未作出决定前不准备一稿多投;③所有列出作者均对文稿有确切贡献;④文稿内容真实,无作伪;⑤所有作者均已阅读文稿,且同意送稿;⑥通信作者地址、电话、Fax、e-mail;⑦通信作者签名。勿一稿多投。

  Institute of Internal Medicine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9500 Euclid Ave.Cleveland,OH44195,USATel:1-Fax:1-E-mail:dipao@cesmtp .ccf. Org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 to our paper.Sincerely yours,Rose N.Dipaola(2)稿件包装:所谓稿件包装是指将稿件及其拟投期刊所需的伴随资料一并装人信封。一般应按以下顺序备齐资料:投稿信;刊物要求的稿件(包括文题页、文摘页、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图注、表及图)拷贝份数,每份图单独装一个信封;版权转让声明;与稿件内容有关资料的拷贝(如学术会议报告论文或已发表的摘要等材料);通知稿件收到的明信片或有作者地址并贴足邮资的信封(适用于不发收稿回执的期刊);致谢和使用病人照片或引用私人通信的书面同意材料的复印件;有些期刊要求附稿件对照检查表。以上材料不要用订书钉固定,以免途中因订书钉移动而损坏稿件;但可以用大型曲别针固定,照片可以在信封中夹硬纸片保护。(3)稿件邮寄:邮寄稿件应注意:应至少自留一份打印底稿;信封要足够大,并足够结实;正确的投稿地址及收稿人(“投稿须知”中常有说明,多要求直接寄给主编);照片不可过大,最大不超过8.5英寸x11英寸?贴足邮票;航空邮寄;以打印稿(hard copy)投稿。几乎所有的英文生物医学期刊均不接受传真(fax)投稿,某些期刊仅允许一些没有图表的短文或“给编辑的信”通过电子邮件(e-mail)投稿,长篇论著、研究报告等文章决定刊用后方接受软磁盘。以上信息可以从“投稿须知”中获得、有的期刊在“投稿须知”中特别指出投稿地址与订刊或订单行本地址不一样,以免造成时间耽搁 。

  修回与退稿一、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领域权威学者,杂志出版社经常征询编委意见,选择最佳审稿队伍。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因此,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自己认为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如何对待杂志拒文,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第二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是因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这类文章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结论后,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会考虑重新受理该文。有审稿人抱怨,个别中国作者在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又原封不动地寄给另外一家杂志,而他们再次被邀请审稿并对此非常反感,论文理所当然地被拒绝。《宇宙物理学》(The,Astrophysical,Journal)的科学主编Thomas提出:“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不经修改,又寄给另一个杂志,这是很糟的错误。通常,审稿人做了很认真的工作指出论文的问题,并建议修改;如果作者忽视这些忠告,是对时间和努力的真正浪费;同时,寄一篇坏的文章,对作者的科学声望是严重的损害。”影响因子不同的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仔细考虑审稿人意见并认真修改文稿后,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刊物。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常会发生。如何处理情况?最近某青年的论文被杂志拒绝,经反复讨论检验,判断审稿人是错误的;为了论文及时发表,我们建议作者礼貌和认真地回信给主编并指出审稿人的错误,要求主编将意见转给审稿人,然后撤回论文再做必要改进,改寄影响因子更高的杂志;结果论文立即接受,并得到很好评价。另篇论文在某重要杂志经两年半才得以发表,主要原因是第一位审稿人对我国向量磁场测量的可靠性提出质疑,不同意发表。通过向权威同事请教和反复思考,我们确认所进行的研究及所采用测量都充分准确可靠;作者花了近两年时间与审稿人讨论,不但论文得以发表,还与审稿者和主编建立了良好关系,论文发表后得到良好的国际引述。二、投稿后若干事宜:(1)稿件追踪(follow-up correspondence)。如果投稿2周仍无任何有关稿件收到的信息,也可打电话、发e-mail或写信给编辑部核实稿件是否收到。(2)稿件退修(revised manu)。几乎所有的经审查学术水平达到出版要求的自由来稿,在发表前都需要退给作者修改其表述及编辑格式,如压缩文章篇幅、重新设计表格、改善插图质量、限制不规则缩写词使用等。然而退给作者修改的稿件并不代表文章已经被接受,文章最终接受与否取决于作者对文章关键性重要内容和表述方式的修改能否达到审稿专家及编辑的要求。通常退给作者修改的材料包括原稿、审稿专家意见、(reviewers comments)和一封编辑的信(covering letter)。当作者收倒退修稿后,首先应该仔细地阅读退修信(modify letter)和审稿专家意见。然后应考虑能否或愿意接受审稿专家或编辑的意见,修改稿件。(3)如何处理稿件修回?从主编回信和审稿人(reviewer)修回意见可看出文章录用的可能性。主编的回信会特别提到你文章的科学先进性(scientific priority);审稿人对文章总的评价中会提到对文章是否感兴趣(interesting)等;修回不要仓促,反复阅读、理解审稿人的问题。对每位审稿人提出的意见要逐条回答(response to reviewer1,2,3);对修回稿中已修改的地方要具体标明(page, lines);给主编回信,感谢给文稿提出的修改意见,并指出按修改建议已作的修改,未作修改的地方要说明理由。

  罗伯特?戴在其名著《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的序言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而是看他的著述。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

  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则上都应当是“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太阳物理学权威刊物《太空物理学》(Solar,physics)主编Harvey专门谈到,少数作者主要结果用中文发表后又寄给《太空物理学》,这在过去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不允许。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以不同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著的,并对学科发展有所推动。用Harvey的话来说,“至少有一两个其他研究者会读这篇文章,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对成果显著性的检验是论文被引用的多寡。作者应当关心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注意国际学术界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包括肯定和批评的方面,推荐阅读:统计方法,特别是注意同行们对自己发表结果的不同的理解;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是否客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术风范的重要方面。部分作者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往往有点“言必称希腊”的味道,而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做的工作,却没有得到自己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应当提倡较多并适当地援引国内同行工作。但也不要学习少数日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学者之外的文章。部分同行在论文中引述相当数量公式,但却不列出公式的出处,让读者分不清是作者发展的,还是引自他人以往的工作。原则上:除了教科书上公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外,对用于特定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演,只要不是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出处和适用条件;即便是作者以往的工作,也要列出相应文献,让读者在充分评价作者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作必要参考,并清晰指出自己当前工作中独创性的贡献。这是作者对科学负责的表现,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开宗明义必须写清楚的内容。

  每位作者都有阅读大量论文的经验。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先浏览目录,对题目有兴趣才愿翻到有关论文;题目有兴趣的论文,读者又先读论文摘要;如果对摘要还有兴趣,接着会去看论文图表,因为图表往往最清楚地反映了论文结果。看过图表之后,如还有兴趣,会读论文的结论。通常只有少数读者会读论文的全文。作者应当清晰地知道,论文的题目将被数以千计的读者读到。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要审慎地选择,用最少的词语最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国SCI论文和引述偏少,除了基础研究水平的限制,语言的障碍不容忽视。每一位基础研究工作者必须把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作为一个艰巨的任务。中国科技大学胡友秋教授总是把审稿人的英文修改和自己的原稿中被修改的部分单独抄在本子上一一对照,细心琢磨并背下来,一点一滴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他寄往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常被审稿人称为well-written。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有一个内部审稿制度,目的是保证论文的正确性,对研究也有相互影响和砥砺的好处;未经内部审稿的论文不能寄给杂志。资深太阳物理学家Sara,Martin建议找一些可作为范例的论文精读,学习怎样组织和写出好英语;她特别提到已故著名天体物理学家Zwaan的论文可作范文。论文初稿完后定要检查拼写,避免简单的拼写错误;对英文写作无把握者,请英文好的同事或国外同行把把英文关是必要的。为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水平,建议对研究生开设英语写作课程。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技信息研究(Institutefor Sci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编辑出版,用来查询科技文献及其引用情况的检索工具,内容涉及科技领域150多个学科,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农业、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临床医学、神经学、药学、计算机科学、生态与环境等,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SCI对其收录期刊采用了多种严格而科学的定量和定性筛选,所收载的均是集中了各学科高质量优秀论文精萃的期刊,全面覆盖了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SCI的研究成果代表着世界基础学科研究的最高水准,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和引用是评价其国际学术地位、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创新实力和科技论文质量的国际通用依据。

  原创性也就是原始性和创造性。原创性不等同于新颖性,新颖性可以是别人研究的延续,而原创性意味着一个新事物、新领域、新问题的开创。原创性研究通常是指对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的描述,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以及对已有的重大观测 (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等。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经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国际核心期刊更是如此。要想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原创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原创性课题通常来源于实践或对各种有关信息的研究,而不是来源于现成文献。

  影响力以论文被引频率来衡量。引用频率已被科学界公认是衡量特定研究价值的最为客观公正的方法。在 1961-1971年间,SCI一般作者平均引用频率约 50次,而同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引用率为222次,并且SCI中某学科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作者获该学科诺贝尔奖的情形也多次发生。高水平的论文不仅具有原创性,还具有影响力,必须对他人的研究有所帮助,并由此推动科学发展。

  (1)撰写英文论文。被SCI收录的我国期基本上为英文,英文文种优势是论文进入SCI期刊的重要因素。1997年SCI收录我国论文10033篇,其中 83%发表在国外刊物,国内发表17%。从语种上看,英语论文占总论文数99.78%,中文论文占 0.09%;法、德、俄、日文论文占 0.12%。东西方语言差异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学术成果走向世界的一个很大障碍。

  (2)英文摘要全面深入,反映研究要点,强调自己的独创。论文要进入SCI,除投SCI来源期刊处,另一途径是为国外读者引用。因此,英文摘要的撰写显得非常重要。许多作者的英文摘要较简略,没有注意将文章主要内容体现在文摘内,从而影响论文交流。例如“综合多种检索技术优势的数据库检索功能设计”的论文摘要,不仅说明采用了什么技术得出了设计方案?还应说明这些技术通过怎样的利用?达到了什么效果?体现实现最终目标的主要过程,这样可增加论文被引用机会。

  (3)参考文献应用。论文应清楚地标注引用,完整给出参考文献。原则上,除了教科书上公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外,特定的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演,只要不是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处,并完整给出相应文献。即使是作者自己以往的工作,也要列出相应文献。这样做既对他人研究有充分肯定、免去剽窃之嫌,又能说明自己的论述依据充分,也突出了自己在该研究中的独创内容。

  为什么要鼓励向国外投稿?国内核心刊物版面有限,投稿人多,国内刊物SCI收录杂志发表更难;国内刊物影响因子都较低;大多数国际刊物不收版面费;国际刊物发表周期短。

  如何准备稿件?选题新颖、idea好,讲究科学。Title page;Abstract;Text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References;Acknowledgements;Figure legends;Tables and Figures。使用清晰合理的语言,避免修饰词(如最好、第一)和社论性语言(如令人惊异地、令人感兴趣地等)。题目醒目,表达清楚而不含糊。介绍研究背景十分重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研究,长度在1页内,引用文献15条内。方法学一定要做到:临床研究有病人知情同意,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动物实验符合本大学的动物管理与动物实验的章程等。特别注意方法是否合理,是否目前国际上通用。结果要清晰图、表格,合理的结果解释等;特别注意方法学和结果中可能的小的漏洞,最好请多位同行专家审阅。Discussion部分只对本文结果进行讨论,与同类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对结果涉及的可能机制不要展开太多,不要进行推理讨论;结论应客观,不要夸大。参考文献尽量最新;注意格式;如有可能,尽可能引用拟投刊物近2年的文章。成稿后请同行专家反复修改;可请语言专家纠正语法错误。

  1.首先是大量阅读文献,如果要撰写高水平论文,基础是读很多高水平文献。建议多看影响因子高的国外文献,最好IF3以上。国内综述性杂志还是可以看,特别是刚刚接触陌生的研究领域时。

  2.看文献的同时注意随时摘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英语论文的写作实际上又很多现成固定的模式和表达方法,将这些固定用法随时做笔记,并随时复习,加上不断阅读新文献,自己动手写时也就不会举步维艰。

  3.课题设计的IDEA十分重要,观点的创新性决定了文章能否受editor和reviewer青睐。

  4.实验完成开写文章,或者时自己写,是在不行,就找几篇与你的课题十分相近的文章阅读,有些表述方法可以直接借鉴,当然不可以直接照搬,必须进行适当的修改,如语序,近义词替换等等。最后进行通篇连贯的阅读,总体使其变得通顺。投稿前必须仔细修改,不可仓促投稿,可以先放几天,在回头来看,这样反复多次。最好的话是请英语高手帮你修一修。或者也可以请一般同学看看,从别人的角度来取长补短。

  5.投递建议多投网上可以submission的杂志,快又省钱,投之前好好看看guideline for s。严格按照上面的条例修改,象图片的分辨率等等细节都要十分注意。

  6.修回的稿件一般是要求point to point的回复,必须一一进行回答,个人建议是所有问题最好都按要求去做,这样的accept可能性很高,当然审稿人的水平也有不同,有些明显错误的观点应当用详细的理由加以回复,有可能的话附上参考文献增加可信度。

  7.文章基本上accept了,有时审稿人会要求你把文章给专业领域离地英语专家修改,有些人可能未必找的到,那怎么办,呵呵,那就自己来,反复阅读,尽量减少一些低级错误比如拼写和语法,还有就是表述以简洁至上,simple is the best。再就是尽量多改一些地方(这是一滥招,高手就免了),就算没什么错误的地方可改用别的表达方法,表面上看来编辑部会觉得你很严谨仔细,呵呵,反复多看看,多修,就能成功,我就是这么做的,你也可以。

  要写好文章,思路创新性和数据可靠性是两个基本条件。思路创新有两种方法:(1) 如果你个人在某领域进行了多年研究,你觉得某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应该在于某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如果很少有人注意此方面研究而你首先开始,那你的文章就创新。这种方法创新的前提是,你在该领域有多年研究;否则很有可能失败。因为你认为创新的东西可能是人家已经做过的(只是研究失败,所以没有报道),或者你的思路本身就是错误的。(2) 二次创新。例如最近三年有不同作者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报道因素A对提高玉米抗逆性有很大影响,第二篇报道因素B对小麦抗逆性有很大影响。那么你就可以参考以上两法,研究因素A和因素B对水稻抗逆性的影响。这样做出来的文章一般也能发在和以上两篇文章档次差不多的杂志。要保证数据的可靠,首先你要选用你的领域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找几篇和你的研究类似的SCI文章,参考他们的研究方法。

  A. Result部分。将所有的试验结果整理成图和表,尽力挖掘图和表中的信息,越多越好。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和不同的研究人员探讨你的试验结果,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张表和图有不同的看法。这样会给你写文章提供很好的思路。

  B. 分析完图表后,寻找你这个试验结果的Key point,一定要保证这个Key point具有较大的新意,或者说一个到这个Key point 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然后从所有图表中找出能够论证你这个Key point 的图和表。合理安排你的图和表,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用图。

  C. Result以后是Discussion(一篇文章的精华),可以将discussion分为若干段落,可以是并列关系或者递进关系。但要保证每一段都有一个主题,即每一段讨论一个主要话题。而且每一段中要说明以下几点:(1)你的研究结果说明什么?有什么意义?(2)你的研究结果和别人的类似研究有什么异同?如果不同,可以讨论一些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3)如果你在研究结果中出现非常新的东西,用以前别人的理论很难解释,那么你可以提出你的假设理论来解释试验中非常新的东西,一定要做到能自圆其说。在Discussion的最后要总结一下,告诉别人你这个研究的几个主要结果。

  D. Materials & Methods:你在试验中得到的数据,都要写出相应方法。写试验方法要尽可能详细,保证别人看了Materials and Methods 后能够参考你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看一下你可能要投的刊物中的Materials and Methods是怎么写的,你可以参考。

  E. Introduction:简介你这个研究领域的意义;介绍该研究领域的一些人所做的工作,指出它们存在的问题;说明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可在introduction 中提出你的hypothesis。

  F. Reference:最好引用原始文献,不要二次引用;注意文献编排格式,与你要投的刊物要一致;不要漏和多参考文献。Acknowledge:帮助过你做试验,写文章的人;提供资金项目。Title要说明你的研究内容,要有一定吸引力;Abstract包括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得出什么重要的结论。

  G. 写好以后,最好找个搞相关研究的美国或者英国的科学家看一下,改一下英文,就可投出了。

  优秀论文的要素:1、正确选题;2、合适的切入点;3、简洁明了;4、说清自己的贡献;

  5、可靠的/可重现的结果;6、可重复的过程;7、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流程;

  优秀论文的误区:1、Idea越多越好;2、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

  3、数学、理论和公式越复杂越好显示自己的聪明;

  Reviewer Check List: 1、论文是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或者给出了已有问题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2、论文的主要结果是什么?3、实验结果是否充分?4、论文技术含量如何?

  IEEE Transactions on CSVT Review form: 1、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本期刊读者的兴趣?

  8、Reviewer的意见:(Accept / Accept after a minor revision / Reject / Reject but resubmit after a major revision / Submit to another journal)。

  流程:a)问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对D进行实验,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解释为什么D是更优的,而其他的思路(比如E)是不行的;h)阐述D的有效性和局限性;i)对D进一步发展的讨论。要点:j)简洁最重要;k)不犯粗心的错误,仔细验证结果和适当选择用词。

  步骤:a)30%的时间细心思考,70%的时间认真写作初稿;b)把写好的论文放一段时间;c)逐字逐句地阅读论文;d)请其他人帮助阅读和修改;e)在修改的时候,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论文(Reviewer / boss / colleagues / proof-reader);f)仔细修改的次数 3;修改的总次数 5。要点:g)自己读自己的论文很乏味,并且不易找到错误;h)为了论文的小的层次提升,要付出大量劳动。

  步骤:a)自顶向下地组织论文(大纲/逻辑/流程);b)用其他的优秀论文(尤其是同期刊/同系列的论文,优秀书籍)作为范例;c)请别人帮满阅读和修改语法和用词;d)记录自己用词和语法的错误,进行积累。要点:e)用词和语法固然重要,但是结构和逻辑更加重要。

  1、Abstract 对自己工作及其贡献的总结:a)阐述问题;b)说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结果。

  2、Introduction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纲:a)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D的基本特征,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文章的基本结构,大纲。

  3、Previous Work说明自己与前人的不同:a)将历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类别;b)对每项重要的历史工作进行简短的回顾(一到几句),注意要回顾正确,抓住要点,避免歧义;c)和自己提出的工作进行比较;d)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评价前人的工作,不要过于苛刻;e)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举出各自适用例子。

  4、Our Work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个部分:a)从读者角度阐明定义和表示法;b)提供算法的伪码,图解和相应解释;c)用设问的方式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潜在问题;d)复杂的冗长的证明和细节可以放在附录中,这里关键是把问题阐述清楚;e)特例和例外应该在脚注中给予说明。

  5、Experiments验证提出的方法和思路:a)合理地设计实验(简洁的实验和详尽的实验步骤);b)必要的比较,突出科学性;c)讨论,说明结果的意义;d)给出结论。

  6、Conclusion总结、前景及结文:a)快速简短的总结;b)未来工作的展望;c)结束全文。

  7、References对相关重要背景文献的全面引用:a)选择引文(众所周知的结论不必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b)与前文保持一致。

  处理被拒:1、理解被国际权威期刊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保持良好心态。

  常见问题:1、是否可以一稿多投?千万不要!但是一篇会议论文经过修改以后可以再投期刊。

  2、是否可以建议副主编如何处理自己的论文呢?不行,但可建议他别让某人评阅。

  3、如4月都未收到副主编回复怎么办?写一封友好的询问信,别催得太紧,别找主编。

  编辑注:Stephen D. Senturia从1992年IEEE/ASME J MEMS(2002年影响因子2.8,译者注)创刊以来就一直是该杂志的编委会成员,并在1998年被提名为高级编辑。这些连同他1985年-1995年作为IEEE T Electron Dev(2002年影响因子1.9,译者注)Solid-State Sensors的编辑的经验,作者已经累计具有17年作为IEEE杂志编辑的经验。这些年里,Steve(作者名字的简称,译者注)总结了论文作者们给审稿人带来的大量的问题,因此我们邀请他撰写了下面的这篇“给作者的建议”,告诉大家如何使审稿人满意,并且让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同意论文发表。

  由于这是我个人的评论,因此在后面的叙述中我将使用第一人称,不过严格一些的作者不会在科技文献中使用第一人称。在我35年研究工作的生涯中,我撰写了很多科技论文,每次当我打开从杂志编辑部寄来的装有我宝贝一样的手稿的信的时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结果是或者做一些小的修改,或者大幅度重写,甚至是判处死刑----只能把手稿扔进垃圾桶。

  现在,我也已经作为编辑和审稿人有17年了,从我审过的无数的论文和与论文数量几乎相等的不幸的作者身上,我感觉到审稿人打击或者拒绝某些论文的根本原因还是这些论文确实存在很多缺点。即使不是绝大多数,也是很多作者都不同意这一点,至少现在。因此,我想如果我能够给出一些实际的建议使他们能够避免审稿人的大斧和致命一击,将会对论文作者们有所帮助。

  一篇科技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与感兴趣的读者交流新的信息,并教给他们一些新的知识。许多作者忘记了这一点;相反,他们把写作过程视为炫耀自己、让读者注目他们的机会,甚至于从某种程度上影响读者,例如给出了太多或者太少的内容和材料。考虑到论文的种类比较多,我这里选择一个实验论文作为假设的例子。这个文章的作者对实验方法进行了一点小改进,然后用这个方法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并把这些结果与同样也只是对已发表的理论模型做了一点小改进而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呵呵,很精辟的例子,已经理解了为什么这个现象会出现,希望给出他们自己的解释,尽管他们尚未做过权威的实验来证实他们的假设。)

  作者们如何考虑安排和撰写这篇论文呢?我给出一个简单的提纲列在下面,同时给出一些更为深入的讨论:

  违背后面每一条提纲下面所解释的原则都会导致审稿人生气,一旦他们开始生气,他们就会拿出大斧,并有目的地挥舞砍去。我从来不相信一篇论文已经写到无法再提高的程度,也许一个正常的审稿人可能会认为作者已经基本完成了一个较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但是一个发怒的审稿人却比这个正常的审稿人更能够发现问题,不管是研究工作内容还是写作方法。如果这样使审稿人更加生气,显然是十分愚蠢的。每个作者的目标都是让审稿人的大斧一直放在鞘里。

  地球人都知道现在天底下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除了那些比较有信心的人自以为他的工作还是独一无二的。也许偶尔还会有几个真正独特和令人惊异的结果发表以外,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别人工作的基础上的。

  每个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写清楚明确的上下文,以便读者通过序论和文献引用(是作者真正读过的,而不是从其它参考文献中简单拷贝过来的)能够知道你的新工作属于哪部分。如果作者不知道相关文献,他应该上网去查一查。我曾经告诉我的研究生,“首先决定你做什么,然后去图书馆找找!”他们也许找不到他们做的,但是可以找到所有相关的材料,仔细阅读这些材料来确定真正相关的子集,这些需要引用。

  如果你有一个主题相近的论文已投给会议正在审稿或者已被杂志接收但尚未印刷,你有责任告诉编辑和审稿人并且提供该论文的复印件帮助审稿过程的进行。如果审稿人发现你有相关论文掩藏起来----也许这是使审稿人气愤的唯一最重要的原因。这是真正的气愤----审稿人会认为你在欺骗审稿过程,于是大斧来了。

  如果一个文献与你的研究足够相关而使你引用它,那么它和你的结果也是相关的。许多作者在论文开始堆砌很多参考文献进行装饰,但是后面却从来不把自己声称的新结果与究者对结果进行证实和对比,如果论文的工作没有一点与前人的比较,审稿人会很恼火,于是他们会抽出大斧。

  科学进步的本质是结果的可信度,这些结果能够被不同的研究者重复和检验。如果这样定义的话,那么真正新的研究结果在被别人重复以前是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这就引出了可信度指数的概念。

  前面假定的论文在实验方法和理论模型都有些小改进,并出现了一些比较奇怪的结果,在编写这个论文的提纲的时候,作者应该仔细考虑提纲不同要素的可信度。显然,已经出版的文献结果(姑且不管它正确与否)是高度可信的。另外基本物理规律、已经建立的理论和模型,以及被广泛使用的实验方法等也都是高度可信的。所有这些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指数。

  与此相反,新东西的可信度指数是非常低的。如果一个结果还没有被其他人重复,那么它就不是已经“确定的”,因此不如已经被同行验证的结果可信,而作者关于新结果的猜测和想象则是最低的可信度。但是如果一个新实验结果在论文里有足够多的证明,审稿人可能会接受它,即使他们不同意作者对于新现象猜测性的解释。

  这种做法的优点不言而喻。如果一个论文是按照可信度递减的顺序安排的,所有的读者都会同意最开始论述的内容,因为它有最高可信度;但是到后面读者会犹豫是否接受一个新的实验结果(如果恰到好处地解释,就会接受)或者推测性的解释。一个好的论文永远不要在第一个中等或者低可信度内容出现以后再出现重要的、高可信度的内容。那些不同意作者观点的读者,也能够得益于能够在出现不同意见以前了解所有高可信度的材料,因此可以将不同意见集中在正确的问题上。

  试样准备方法应该真实反应作者所做的工作,应当具备较高的可信度并且应该放在文章的开始部分。作者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直到论文后面低可信度部分才给出新试样的制备等内容,让读者莫名其妙。这种写作方法会使论文看上去杂乱无章,非常难以阅读和理解,而难以阅读的论文当然会使审稿人非常恼火。

  当你报告一个新的实验过程的时候,为了保持它的高可信度,你应该用例子说明你是如何从原始数据得到精炼数据,并最终得到分析结果的。同样,对于校准也需要做这样的说明(如果不是基于商用仪器的精度指标),包括样品数量、数据与误差带之间的关系(满量程吗?平均值的概率偏差等)。如果新方法能够给出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所期望的结果,无疑这是可信度的基础。这有助于提高你新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大概也是撰写论文需要首先考虑的要点。

  如果要报道一个新模型,你需要把模型建立在一个高可信度的起点,并在需要清楚地说明从哪儿开始是你采用尚未经过证明的假设而使得可信度开始变化的。

  至于模型和实验谁在前面,这大概需要取决于爱好了。如果这两者都有新结果,那么需这种方法最令人高兴的结果是,作为作者,你被引导着在所有比较可信度的材料,如新的实验结果,已经展示完全后才开始假设和猜测。这有时会给作者带来不小的困难。现在的趋势是提出结果,给出评论和意见;然后再提出一些新的结果,再给出评论。在开始假设和猜测以前给出所有的高可信度材料。这样,审稿人会喜欢你。

  读者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在这里对投机性词汇感兴趣。关于这方面的认识,我要感谢MIT 的Arthur Smith教授。我和他在70年代初期共同写过一篇论文,他提醒我尽量不要使用被他称为“投机性”词汇的一些词,如“obviously”, “probably”,“certainly”,“undoubtedly”等。这是因为从技术的角度看,如果你需要使用表示可能性的词汇,这说明你不能无法证明你的观点,而是在进行假设和猜测。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愿意使用投机性词汇,它意味着你不知你在说什么,因此这些材料的可信度自然非常低。用明确表示你在进行假设的词汇来代替投机性的词汇,并将相关的评论和低可信度的假设放在论文合适的地方。

  在小说“路边酒店的故事”中,作者朗费罗借用坐在酒店炉火旁的旅客的嘴描写了一系列的故事。尽管朗费罗是一个极好的故事作者,我们在写作科技文献的时候不能采用他的方法。这种方法确实比较吸引人,讲个事实,再讲一段故事来解释一下事实;然后再讲另一个事实和解释它的故事,直到所有的事实讲完。(特别是化学研究人员比较喜欢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错误的地方在于它与可信度降低原则相违背。因此,故事很好,但是那可能是虚构的;科学写作需要的是不是虚构,而是真实。要抵抗住现代朗费罗式的诱惑,把所有的高可信度内容都提出以后,再用类似“Discussio“Interpretation”之类的标题来表述你开始进行假设的部分。

  我们都能回忆起孩童时代坐在学校拥挤的礼堂里,兴奋地看着前来表演的魔术师从他的礼帽里变出一只兔子的情形。有一些科技文献作者试图去模仿魔术师,但是他们的这种表演却很乏味。他们把一个验证性的实验藏起来,却引导读者进入歧途,然后这时,也只有这时,他们才拿出读者希望看到的能够证明作者观点的实验。这种方法有两个问题:一是显然与可信度递减原则相违背,他们(大概)在一些低可信度的解释后面才提出高可信度的材料;二是这会给推理过程带来很大的问题和缺点。审稿人顽强地寻找着缺点,却遇上了从礼帽里变出来的兔子。原则很简单:不要这样做。

  想象一下你正走在一个荒凉的峡谷里面,拿着几铲看上去希望很大的泥土,把他们装进坛子里,然后在附近的一个小溪边冲洗它们。这时你突然发现了几块金子,你非常高兴,于是决定跑到最近的采矿办公室申请提出自己的所有权。于是,你对世界声明你的所有权,但是很令人费解地是再也没有回去挖掘那里的金子。

  如果你这样做,每个人都会认为你是个傻子,但是事实上,很多科技文献作者恰恰没有回去挖掘他们的金子。获得好的数据要用去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同时还有大笔费劲心思得来的经费),这些数据就好比能产出几个金块的泥土。宣布所有权类似于发表论文-通过这个过程你告诉全世界这附近有金子。考虑到这些数据的成本,如果不努力找出所有的金子实际上一件非常傻的事情,至少,也要找出你已经挖掘的这些泥土里的所有金子。

  很遗憾,在我的观点看来,很多作者过早地放弃了从数据中获得更多内容的机会。如果你能够证明你对所获得的数据说明什么或者不说明什么有深入的理解,尽管这可能对你挖掘到的金子能不能发表是不关键的,但是你在审稿人那里成功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例如,有的作者仅着眼于从能够进行测量的信号,但是却忽略了噪音谱可能会引起限制可检测能力的信息。另外有些作者未能发现掩藏在结果下面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或许能够提供发现新的或者重要东西的线索。简而言之,要有耐心。试着从数据中挖掘所有并且有潜在的兴趣,审稿人会为你的勤奋和坦诚鼓掌。

  当审稿人抱怨文章的某些内容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来了解文章中的问题。不是所有审稿人的所有意见都是正确或者合适的批判,但是我敢说我遇到的批评中90%以上都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价值和益处的。但是,审稿人是不善辞令的。审稿人经常非常恶劣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这使他们的意见看上去非常武断和随意,甚至反复无常。于是作者变得非常气愤和偏执。那么该怎么办?

  作为作者,你有责任逐条回复审稿人的批判意见。你对此所持的态度对论文能否顺利发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象有些作者一样,你试图威胁审稿人(或者编辑)不做建设性的反馈而投稿,审稿人(和编辑)都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把你放在一边。

  我曾经见过很多例子,愤怒的作者有力地反驳审稿人的意见,但是最后他们的论文却没办法发表,因为他们没有把反驳中的精华用于修改他们宝贝一样的论文。自负妨碍采取建设性的反馈措施,而偏执则会削弱这些措施。

  维护自己工作的科学性是一项需要从谦逊和尊重别人已经建立的知识的基础上来完成的任务。尽管这很困难,当你收到审稿人的意见的时候,压住自己的火气和反驳,试着想想为什么审稿人会在这一点上找麻烦?作为作者,如果你能够指出为什么审稿人会给出这个意见,你就能够同时发现提高论文和使审稿人满意的方法了。通常,一篇论文的失败不是刚好在审稿人提出问题之处,而是往往在其它的地方,如没有精心安排的主题和评论的次序,或者在文章其它什么地方省略了几个解释用的词等。阅读审稿人的信的时候需要抱着非常虚心的态度,这能使你缩短论文发表的时间。

  当然,有些审稿人的意见非常明显的是错误的,如果你能够非常礼貌并且非常职业地处理相关的意见,编辑会比较容易同意你对审稿人的反驳意见。因此,我的建议是重新列出审稿人的每条意见和你对此意见的评论,以及你如何在论文中进行修改的。如果你对此做了足够好的工作和努力,编辑就有可能决定接收论文而不需要再把论文寄给审稿人重新进行审稿,这会节约几个星期的发表时间。另外,你因为注意审稿人不善辞令而建立起来的声誉,会使你的职业生涯受益匪浅。

  很多省份实行高考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已经多年了,不明白河南省为啥还在用顺序志愿投档

  174 狂犬病案例报道之一 “Pediatr Infect Dis J 2015;34:520–528”

  渐入佳境,又一家知名公司的高空太阳能无人机成功完成平流层测试飞行

  北京化工大学冯越研究组合作揭示I-F型Anti-CRSPR蛋白的新型抑制机制

  [转载]公开信:美国MSU大学工学院院长是怎么迫害和清洗中国学生和学者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