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科技期刊發展歷程與展望
新中國成立70年科技期刊發展歷程與展望。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我國科技期刊呈現出由少到多、由弱到強的蓬勃發展態勢。時值祖國70周年華誕,開放持續深入推進,我國正書寫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在此重要的歷史時刻,本文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歷程與歷史成就,將科技期刊發展劃分為萌芽、快速發展、轉型以及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通過深入分析新時代背景下科技期刊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要從完善頂層規劃,加快推進期刊國際化、建立中國特色的期刊評價體系等方面實現科技期刊強國之夢。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黨的以來,以習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強調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工作的始終,黨的十九大更是提出科學技術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戰略安全的核心支撐,要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1]。為了實現建設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需要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加大高水平人才培養力度。在這一過程中,科技期刊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本文在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科技期刊發展歷程的基礎上,分析新時代背景下科技期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其的發展方向作出展望。
新中國成立是中國科技事業的新起點。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科技期刊數僅約50種,佔比不足1%[2]。部分高校繼承或恢復了晚清或民國時期的老牌期刊,部分老牌科技期刊得以保留並繼續出版。其中,《農業大學學報》繼承了《北直農話報》、《西北大學學報》繼承了《學叢》月刊等。除了對老牌期刊的繼承與發展外,也有大量新科技期刊創刊。1950—1959年,中國大力培養高科技人才,初步形成了由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國務院各部門研究單位、各地方科研單位、國防科研單位五科研大軍組成的科技體系,為科技期刊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956年,我國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科技事業開始進入蓬勃發展的新階段。在這十年間,高校科技期刊復刊15種,創刊117種,以《國立清華大學工程季刊》、《哈農學報》等為代表[3]。截至1965年,我國擁有科技期刊約465種,所覆蓋的學科基本完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期刊體系[2]。但其后十年“”,我國期刊界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大量科技期刊停刊,所剩期刊寥寥無幾。
開放之前的30余年,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跌宕起伏。盡管我國科技事業在期間遭受重創,但之前20余年的快速發展已為開放以后科技期刊的蓬勃發展奠定了根基。
1978年,在開放的春風吹拂下,我國科技期刊事業迅速回到正軌,迎來了科技的春天。1978—1999年,我國科技期刊數量得到了快速的增長,期間創刊約3180種[2],且期刊印數也大幅上升,初步形成了生命科學、數學、物理學、醫學等科技期刊集群,科技期刊覆蓋面進一步拓寬。
在此階段,科技期刊出版的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出版管理日趨規范,為出版營造了良好的環境。1988年,新聞出版署頒布了《期刊管理暫行規定》,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對期刊進行全面管理的法規性文件﹔1992年,國家科委、等聯合印發了《科學技術期刊質量要求》及《科學技術期刊質量評估標准》﹔1994年,國家科委發布了《五大類科學技術期刊質量要求與評估標准》﹔1997年,《期刊出版管理條例》發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全面系統的關於出版管理的行規。這些法律法規使期刊出版逐漸規范,進一步加強對科技期刊的管理,提升科技期刊質量,標志著我國科技期刊發展重心開始由數量向質量轉變,為日后深入健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87年,互聯網進入中國。至此,期刊出版邁出數字化轉型的步伐,電子出版和網絡期刊開始萌芽。1994年,部分科技期刊率先利用四大主干網實施網上發行﹔1996年,“《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檢索管理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是題錄檢索向數字出版轉型的重要轉折點,標志著我國學術期刊數字化的開始。此后,萬方數據網絡系統推出120種同步網上發行的科技期刊,中國期刊網開始運行﹔截至1999年,實行在線同步發行的期刊已達到1000余種[4]。電子期刊的產生改變了傳統的出版、印刷方式,大大提高了編輯工作效率,降低了出版成本,為以后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了方向。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科技快速騰飛,市場經濟不斷完善,我國科技出版體系基本形成。截至2001年,我國科技期刊增長至4420余種。其后,期刊創辦速度明顯減緩,我國科技期刊由數量增長向質量優先轉型,進入穩步增長階段。2003年,全國共有科技類期刊4497種,佔全國期刊總數的49.5%,科技期刊印數達到4億冊,佔全國期刊總印數的13.73%[5]﹔2006年,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正式實施,這是期刊史上對中文科技期刊支持力度最大、覆蓋面最廣、數量最多的項目﹔2010年,國家新聞出版總局首次增設“期刊獎”﹔2011年國家數字復合出版系統工程正式啟動[6]。
由上述舉措可以看出,在轉型發展時期,科技期刊重點在於向高質量發展,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同時又符合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特點和規律。國家擇優選取有特色、高水平、影響大的品牌期刊給予重點支持,加快期刊走出去的步伐,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期刊,起好帶頭作用,進一步發揮科技期刊對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此外,在轉型發展時期,期刊行業組織得以發揮作用,充分調動科技期刊在開放科技領域的引領作用。
近年來,為大力推動科技期刊發展,我國推出一系列相應的政策支持。2013年,教育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六部委共同提出了“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推荐阅读:阿兹海默症。為我國科技期刊國際化助力﹔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總局正式公布了第一批認定的學術期刊名單﹔2015年,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總局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准確把握科技期刊在學術評價中作用的若干意見》。這些文件進一步規范了科技期刊體制機制、管理制度,為科技期刊融合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2013年至今,我國科技期刊穩步進入高質量發展時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科技期刊數量穩中有升,學科覆蓋面廣。近五年,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創辦的新刊共計303種,其中有128種為科技期刊,84種為全英文或中英雙語科技期刊。這些新創辦的期刊主要涉及重點研究領域、目前研究相對空白的領域、前沿交叉的學科等 [5][7] 。英文期刊數量的大幅增長便於我國先進研究的對外交流,提高我國科技期刊的國際知名度。截至2017年底,我國科技期刊總量為5052種,佔我國期刊總量的49.87%,其中基礎科學類期刊有1559種,應用技術類期刊有2297種,醫藥衛生類期刊有1196種。初步形成了以物理學、數學、材料學、生命科學等為代表的在國際范圍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科技期刊集群。2、科技期刊辦刊質量穩步提升,品牌特色彰顯。近十年以來,我國科技核心期刊的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增長速度分別為14%和5.4%,可見我國科技期刊整體學術水平和影響力指標呈明顯上升趨勢。2016年,中國入選SCI收錄期刊種類上升至178種,且其中位於學科影響力前25%的期刊數也有了大幅增加,表明我國科技期刊逐漸得到國際認可 [5]。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涌現出一批國際影響力大、品牌特色鮮明、處於學科頂尖水平的優秀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在同類國際期刊中名列前茅,2018年影響因子達到15.393﹔《光:科學與應用》創刊僅6年影響因子便達到13.625,在94種國際光學期刊中排名第3﹔近年創辦的《骨研究》、《納微快報》、《光子學研究》等期刊均取得不俗的成績,邁出國際化的步伐,發展態勢良好。這些品牌期刊的崛起,為中國科技期刊界舞台上樹立了嶄新的形象,重塑了我國文化自信。3、科技期刊集約化發展,數字融合發展勢頭良好。在“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網絡新媒體的快速普及使以數字融合發展為代表的出版業新態勢成為科技期刊未來發展的重點。2014 年,中央印發的《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將媒體融合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科技期刊發展也應順應媒體融合大勢,抓住新時代所帶來的發展機遇。2017年,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我國首個上市的科技期刊出版單位。以中國科技期刊開放獲取平台、中國學術前沿期刊網等為代表的數字化平台積極探索網絡優先出版等新出版模式,充分利用新媒體滿足用戶精准化需求,並以數字化平台為核心,提升集約化發展的能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必須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好”[1]。科技期刊在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道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引領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在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交互發展的環境下,科技期刊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
雖然我國已經進入科技期刊大國行列,在期刊數量上名列前茅,但在期刊整體質量、國際影響力等方面和歐美等科技期刊強國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科技期刊出版資源分布較為分散,資源難以整合以得到有效利用。其次,我國科技期刊的學術競爭力相對較弱,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期刊需要大量經費配套,運營模式難以復制,科技期刊的傳播力遠滯后於我國科研水平的提升速度。
與英、美等國相比,我國科技期刊運營模式相對落后。大部分期刊還停留在單刊“小作坊”這種傳統模式,產業鏈不完整、傳播方式單一、市場化程度低,導致我國科技期刊碎片化發展,資源集成度較低。而參照國際知名期刊發展經驗,集約化是科技期刊做大做強的必經之。例如施普林格、愛思唯爾、威利、泰勒這四大集團出版了全球約15%的期刊,它們構建了一套完善的出版、運營體制,整合海量的優質資源。因此,要提升我國科技期刊的影響力,需大力推動市場化、專業化的期刊運營。其次,黨中央多次強調要大膽運用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來加快融合發展。互聯網思維下的融合出版作為資源的整合主要方式,對於提高我國科技期刊集約化水平有重要意義。盡管融合出版概念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科技期刊在融合出版過程中普遍缺少強有力的專業技術支持,缺乏相應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傳統編輯人員媒體融合意識薄弱,導致媒體融合推行緩慢,成效不顯著。
2007—2016年,我國科研機構在SCI收錄的中國科技期刊上發文數僅佔中國SCI論文總數的9%,我國絕大部分優秀研究都發表在國外期刊上。這種現象歸根結底是因為科研機構在評價體系中過於強調SCI的重要性,將SCI論文數量、影響因子等指標納入科研人員業績考核、職稱評定、人才引進等方案中,在學界形成“唯 SCI 論文數量”的固定思維模式。這種單一的評價體系導致大量優秀外流,同時也阻礙了國內科技期刊的發展。國內科技期刊來稿質量較低,形成惡性循環。
我國科技期刊應響應黨中央號召,深化推進科技期刊供給側結構性,在新時代實現期刊布局調整,提升期刊總體質量,淘汰劣質期刊。從頂層設計的層面“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一流科技期刊”,走立足中國本土的國際化辦刊道,進一步提高學術影響力,打造我國學術的國際話語權。將科技期刊國際化納入我國“一帶一”總體布局,辦好國際書展與期刊博覽會,界舞台上傳遞中國聲音,加快我國科技期刊“走出去”的步伐,讓優秀科研成為我國亮眼的名片。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離不開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在科技期刊評價體系的構建中亦是如此。數十年以來,我國科研體系缺乏一套適用於中國國情、高質量的科技期刊評價體系,這也是選擇SCI這種單一評價體系的客觀因素。在新時代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期刊評價體系是推動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可借鑒學習國際廣泛認可的科研評價體系,加入中國特色,自主研發,加大對知網、萬方等文獻檢索及評價系統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時將英文期刊納入評價體系,重塑文化自信,鼓勵我國學者將優秀科研發表在祖國自己的期刊上。
科技期刊界應積極投身融合出版,大力提升科技期刊集約化水平,由“小作坊”向配套完善、運營高效、資源整合的大規模出版企業發展轉型,淘汰劣等期刊。引入市場機制,改變重學術發展、輕市場經營的現狀,參與市場競爭以提升辦刊質量。同時,應進一步深化科技期刊體制機制,規范期刊管理模式,支持期刊差異化發展,以學科集群等方式提升期刊品牌國際影響力。
要實現科技期刊強國,打造高素質的辦刊隊伍勢在必行。辦刊單位要加強編輯隊伍建設,吸收學術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優秀編輯與管理人才,加強對編輯人員的思想、學科專業、時事熱點等培訓,提高科技期刊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借鑒國外優秀期刊編輯部運營模式,按照國際高標准組稿、審稿、刊發、運營,加強優秀作者隊伍建設,從根源上提升來稿質量。
[1]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人民出版社, 2017.
[4]唐曙南. 科技期刊數字化網絡化問題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 2001.
(作者簡介:朱文佩,女,《經濟學家》編輯部編輯,主要從事新聞傳播研究。)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等與會並致辭。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