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设计与SCI论文撰写培训班”在春城落幕
“临床研究设计与SCI论文撰写培训班”在春城落幕。:当下,开展深入、有价值,且协作性强的学术研究已是临床医生的工作重点之一,而申请科研课题并将研究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上,则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了帮助医务工作者培养科研思维、提高写作技巧,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AME出版社联合推出科研培训项目,希望通过面对面的授课形式,帮助本院医生解决从国自然课题基金申请到研究课题设计以及SCI论文撰写和发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19年12月20日,正是西伯利亚红嘴鸥飞跃千山万水到春城过冬之时,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AME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临床研究设计与SCI论文撰写培训班”在历史文化名城昆明拉开帷幕。本次培训从下午1:30持续到6:30,历时5个小时,参会人员涵盖院内各个科室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等380余位专家学者(图1、2)。
本次培训课程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梁红敏教授的主持下(图3),由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面简称“医院”)院长王昆华教授做开幕致辞及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图4)。王院长指出,科研是医院影响力发展的重要支撑。2019年,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得35项国自然基金项目,成为本年度云南省获得最多基金项目的医院,但跟国内的其他大医院相比,仍有差距。医院重视平台建设,也是政策的。目前医院已经建立云南省内唯一的生物样本库,切实贯彻“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养策略,每年安排百余位医师到国外,培养国际视野。王院长表示,希望“走出去”的医师能够带回来新的想法,拿到更多大的基金项目。同时,医院也在加强基金申报励力度,为院内的中青年申报国自然基金提供更优的激励机制。最后,王院长提出了“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动员口号。
图4.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王昆华教授做开幕致辞及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
南京医科大学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吕凌教授以医学的缘起与概念为切入点,将其在医学研究与国自然基金申报实践中的思考与课题研究的故事娓娓道来。通过“瘦素是一个联合的小鼠(ob/ob和db/db)和联合的发现(生理与水平)”的故事,吕教授就医学与艺术如何巧妙地联合做了精彩的阐述。对研究已经融入了哲学思维与情怀的吕教授总结了最有用的,即“发散性思维(没有不可能)”,“无畏的实验”与“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s)”。吕教授将学术研究的轨迹比喻为“飞行轨迹”,并指出从“医生”到“学术型医生”的,需要经历如下5个阶段:
“科研‘孤独’,孤独是一种品质,一种境界,一种财富,” 吕教授以此与所有医务科研工作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的汪灏博士在详实的资料准备下,针对国自然基金申请评审情况及最新动态带来了醍醐的剖析。对于国自然基金的申请,汪博士从自己的经验,给出了中肯的:1)自身过硬是关键。2)“镀金”科研履历。3)注意从临床到研究者的身份转换。4)抓紧时间。不同项目在年龄/ 年资上有一定的要求,以免错失良机。5)国际合作与交流合作项目可以加分。6)可以考虑报管理学部-医院管理方向,不一定局限在医学领域。
AME出版社社长助理&编辑部主任黎少灵从AME过去十年的出版经验,介绍了SCI期刊审稿流程及编辑在不同环节所承担的职责,并分享了“博得编辑的支持和好感”可以借鉴的技巧。比如,SCI期刊编辑需要确保规范性,所以作者要“”编辑,除了要确保文章符合的作者须知要求和覆盖领域,还需要遵循国际规范。对于跟编辑沟通应该避免的“雷区”,黎编辑也罗列了几个常见的问题,比如,马虎投稿、频繁催问审稿进度和撤稿的问题。最后,黎编辑针对作者如何高效地跟编辑沟通,给出了可以加分的,希望们能够“知己知彼,百战不怠”。
AME旗下《傻瓜统计学》、《聪明统计学》、《疯狂统计学》三本畅销书主编之一胡志德博士就“临床科研设计、写作与投稿”的话题带来了一次接地气、干货满满的分享。针对科研经费、团队合作和实验平台缺乏的情况,胡博士介绍了科研中的“蛮力”与“巧力”:有钱有资源就用“蛮力”,没钱没资源就用“巧力”,并指出“巧力”的关键在于idea的挖掘、获取了结局资料、规范的设计和高超的写作艺术。除此之外,胡博士还从长期存在的关于SCI的错误观点入手,分析经典SCI论文特点,提出写SCI论文,思维一定要“脱亚入欧”。最后,胡博士总结道,SCI是一项系统工程:
培训来到尾声,梁红敏教授在总结中分享了自己的听课体会:从分享内容上可以看出这次培训经过了王院长和AME出版社的精心策划,非常有针对性,个人受益匪浅。吕凌教授的科研情怀,敢想敢做的,从科学研究的规律衍生到哲学和社会学发展的思考,让人印象深刻,颇有。汪灏博士带大家走进了国家基金委的“大观园”,并带我们看到了大观园里面比较“僻静”的地方,常有益的提醒和补充。黎少灵编辑从SCI期刊编辑部的故事,深入地分享了编辑在处理过程中的细节,才知道“原来编辑是这样想的”。胡志德博士作为最后一位讲者,从时间把控和听众的感受来讲,最具挑战性,但其幽默的风格让大家寓学于乐。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正确的方法能够让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变得更加简单与快乐,希望通过此次课程培训,能有所收获,为自己的科研实践锦上添花!推荐阅读:自然基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