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实践卡片式论文写作?
方向
卡片式写作里,一种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自顶向下来使用卡片。
具体来说,就是开启某一个项目的时候,先进行大纲的撰写。
大纲勾勒,一般是通过头脑风暴+思维导图来完成。

有了大纲之后,你再规划每一个章节的具体写作目标。包括分成几个小点,然后大概字数应当是多少。
这之后,你才对应着每一个小点,分别建立一张卡片,然后进去填写东西。
初看起来,你每次只需要对一个很小的点来着手,因此注意力容易集中,认知负担也不大。
等到每一个小点,都已经写就了卡片,再把它们捏合在了一起,一篇文章也就写完了。
Oh Yeah!
……
且慢。
你这哪里是卡片式写作?这叫大纲式写作+专注模式啊。
有问题吗?
当然有。
这个过程中,你是时刻都有压力的,你的注意力一直得是聚焦的。
注意力,聚焦,听起来很好啊?
问题是,这是典型的高耗能模式。你的头脑,对这种模式是最为恐惧和反感的。
当你的头脑恐惧与反感一项任务的时候,你觉得会出现什么状况?
痛苦地保质保量完成它?
别开玩笑了。
那是只有少数人才能达成的“最优目标”。
这群人,就是头悬梁、锥刺股那样的少数。在任何社会里,都注定会成为金字塔尖的精英。
你我普通人,就不要这样折磨自己了。痛苦是受过了,可之后更直接的后果,是拖延症。
不要对拖延症过于咬牙切齿,它实际上是一种基因里给你带来的保护措施而已。
你用结构化的方法写作,从上到下,逐步试图细化。顺利的时候还好,一旦出现不顺利,路走不通,那就糟糕了。
这种状态,一般被描述为“文思枯竭”。一点儿都不好玩儿。
当然,你会想到跳跃。这里走不通,先做别的,将来再回到这里,搞定它。
这是多年的标准化考试里,你早已掌握的高级技能。
可因为一上来,你是先定义了大纲,把路线、流程确定了,所以即便你想跳跃,先易后难,也缺乏足够的弹性。
例如那个经典的段子,问:
要把大象装冰箱,需要几步?
对,三个步骤:
打开冰箱门;
把大象装进去;
关上冰箱门。
乍听起来,有道理啊。
你实际执行一下?
因为你的头脑,能快速分清难易程度,所以会毫不犹豫地把容易做到的 1 和 3 搞定,从而宣布项目已经顺利地完成了2/3。
问题来了,剩下的第 2 步怎么办?
一上来的总体规划,看似效率极高,避免一切横生枝节。但问题在于,这种无弹性可能导致的,就是自己被逼到墙角,甚至不得不丢弃掉一切的工作成果,推倒重来。
如果你写过毕业论文,很有可能在缺乏跟导师足够沟通的情况下,或多或少体验过上面过程。
上一篇:如何用卡片法写论文?
下一篇:如何高效阅读科研论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