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篇SCI文章发表历程
我的第一篇SCI文章发表历程,的邮件,一时间竟没有想象中兴奋,可能是前期折磨太多,已经适应了吧。在下文中,我会将发表文章的过程分成若干个阶段,向正在读博的战友们介绍一下自己发表第一篇
2017年8月拿到了博士录取通知书后,仅仅兴奋了一天,我便瞬间陷入到如何投入基础科研的惆怅之中。由于我之前一直在做临床工作,对基础科研一窍不通,觉得科研工作深不可测,遥不可及。导师让我出科进实验室,这给我的感觉是,又找了份新工作,一切得重头再来。博二的师兄虽然比我小六岁,但对待科研非常严谨,早早就给我备好了代表性的文献让我精读,并做出?读后感PPT以及思路导图。我作为一个平日懒散惯了的科研门外汉,一直拖着这件事,最终还是在师兄最后的敦促下,我终于看完了第一篇关于做药的文献。师兄对我极其负责,而且具有缜密迅捷的思维和勇往直前的魄力,让我相当佩服。因为首次接触基础科研,师兄说药物的思路比较简单,让我先找一个针对胶质瘤治疗的新药。我搜了几天,终于确定了一种之前没有在胶质瘤中应用的药物,并且有文献报道,此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我把心一横,就决定选择它了。之后在师兄的帮助下,我仔细研读了药物经典文献的实验思路,一切就绪,便开始着手做了。
对于之前从来没进过实验室的我而言,所有仪器设备看起来都很高级。不过实验室里的同学们人都很好,不会冷眼旁观,只要虚心询问,他们都能给予帮助。这让我感觉到即使进入一个新环境,只要虚心请教,总会有所得。除此之外,我回家就恶补实验方法的知识,白天则在实验室磨练实验技能。推荐阅读:graphpad?
说到实验方法部分,涉及到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物理化学等等。加上自从高考完就很少用脑了,学医都是背诵的东西,也没怎么动脑。突然要我理解这么高深的内容,着实费劲。不过坚持一下,发现自己生锈多年的脑筋,依然可以用。
实验阶段很枯燥辛苦,而且忙活了很久可能结果一点儿都不出,让我非常焦虑。加上经费也要节省,使得我在那段时间精神恍惚,思虑过重,有一次做完实验,竟然滑倒在楼梯上,摔断了尾骨,“断尾”状态趴了俩月。在此我要提醒各位博士们,一定注意自己身体,不然很可能会事倍功半。
不过在家休养的两个月,我在家深入地看了一些关于实验设计逻辑方面的内容,发现哲学这块好难懂,经常把自己绕晕。不过在导师和师兄对我的无私帮助下,我这个科研菜鸟慢慢入了门。因为读博期间保留了工作岗位,医院科室中如果人员紧张,经常需要回科帮忙,所以协调好实验和工作之间的时间关系也很重要。总之,那段时间累并快乐着,大概是因为觉得这种锻炼对自己是一种提高吧。
话说回来,我的实验是药物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思路相对简单,实验方法也比较基础。为了能发好一些的杂志,工作量就得很大。所以每天实验数据的整理就很关键,如果不把数据整理清晰,自己经常都会忘了条理,数据乱了套,后果会很糟糕。总结下来,严谨和细心在科研过程中非常重要,细节决定了成败。
另外多关注一些公众号,选几个大牌杂志,定期浏览新文章也是紧跟前沿的好办法。还有就是逼着自己学习一些生物信息的内容。对于女生来说,编程还挺难的,R语言不会用,可以先找几个生信数据挖掘网站挖一些好的,有钱的话做一些组学的分析,至少能让文章的图看起来高端一些。最后,实验方法要和同学们多多交流,择优处理,能节省好多时间。
以前觉得做实验是最累的,到了写文章阶段,才知道码字作图更辛苦。经常熬夜到天明,或一宿精神亢奋,一点都睡不着。好几次一夜无眠,大清早觉得不能浪费这么美好的清晨,就去早市买菜了。
写文章阶段,我感觉应该先把图作好,比如先画好手稿,再细心安排好小图的布局,对后期码字大有裨益。我拼图软件用的是AI,不会的地方就上网搜索,话说还是很靠谱的,基本能解决技术上90%的问题。
图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文章不光逻辑条理要过关,艺术性观赏性也要好。我建议可以网上找好配色,用取色工具记录好RGB值,然后原封不动的用上,比自己胡乱配色美观太多。
图作好后就开始码字,逻辑性一定要强,且重复率一定要低。我觉得还是细心二字吧。写完后先找有经验的老师同学看一看,然后再找公司润色。
我使用的是LetPub同行资深专家修改润色,真的很负责,每个客户都有专属经理负责,感觉很安心,而且效率又很高。润色完成后我又对文章进行查重。根据查重后的内容再次修改,初稿成型后差不多可以投了,投稿之前,我前后一共大概修改了十几遍吧。
投稿阶段很焦虑,每天都患得患失的。每天盯着文章状态发呆好久,反复揣摩这个状态是否是即将被拒稿。好不容易收到一审小修的意见,火急火燎地补了很多实验,二审居然又让大修,不得不重新修好后再投过去。这期间,等待一审结果花了一个多月,期刊给了2个月补实验;二审结果大概又等了十天吧,也给了2个月补实验。
二审提交后大概五天左右,我终于收到了accept的邮件。一时间竟没有什么感觉了,甚至担心自己眼睛是不是看错了白高兴一场,让师兄的火眼金睛又读了一遍邮件,确认是接收了,才放心。
投稿期间的经验是,认真有诚意的补实验,虚心地回复每个问题。审稿人看到我们的诚恳态度,一般不会拒稿的。因为一般给出审稿意见,都是觉得文章质量还可以才让修,不会随意折腾咱们的。
以上就是我的第一篇SCI论文的出炉经历,其中的过程是痛苦并快乐着的,在此纪念一下,与众博友们共勉。
学术翻译英译中│SCI论文查重│LaTeX论文润色│SCI论文写作讲座│联系我们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LetPub编辑科学网博客。
[火刊周评] 这本环境科学类的中科院二区期刊,审稿速度快,备受中国作者喜爱,快来了解一下?
LetPub 祝大家端午快乐,放假期间论文编辑服务照常进行!
新冠疫情是否改变了出版业? 学术界如何在危机时刻进行创新和调整?
中国管理学/科学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武YSH博主名列前茅
物理,气象学者,3:水汽在上升中降温比空气的降温要慢,对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