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最大样本量的研究揭示新冠肺炎的关键流行病学特征

2020-02-21龚志忠,Siyu医咖会

  迄今为止最大样本量的研究揭示新冠肺炎的关键流行病学特征。2020年2月11日,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国家疾控中心、北京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在医学预印本网站MedRxiv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COVID-19的迄今为止最大样本量的研究论文《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in China》(中国2019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该研究对8866例患者(其中包括确诊患者4021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进一步揭示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提供了最要的参考依据。

  主要研究结果

  1、人群各个年龄段都有感染者,确诊病例以30-65岁的患者为主,有近一半患者(47.7%)年龄≥50岁,共有14例小于10岁的儿童被确诊感染。

  2、在≥50岁的成年人中观察到的发病率最高,而在20岁以下的年龄组中发病率最低

  3、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0.31/10万 vs 0.27/10万)。

  4、疾病发生呈现明显的地理聚集性特征,并且在湖北邻近省份、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香港,也呈现类似的聚集性。

  5、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中位数为5天(2-9天)。估计新冠肺炎潜伏期的中位数为4.8(3.0-7.2)天从发病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9.5天(4.8-13天)。

  6、新冠肺炎基本再生数R0估计值为3.77(95% CI:3.51-4.05),在调整潜伏期和感染期参数后的敏感性分析中得到的R0范围为2.23-4.82。

  7、发病人数在2020年1月23日前呈现指数式增长,且增长阶段与春运阶段相吻合,疑似病例的增长趋势滞后于确诊病例2-3天

  8、观察到的确诊患者病死率为1.44%(95% CI:1.10-1.86%),估计调整后总体的病死率为3.06%(95% CI:2.02-4.59%)。

  9、影响患者死亡的三个危险因素:性别(男性)、年龄(60岁及以上)、重症肺炎患者

  10、在确诊的患者中,重症肺炎患者的比例为25.5%,其年龄较大(55±15 vs 45±15),男性患者比例更高(61.5% vs 52.7%),从发病到确诊的中位时间更长(8 vs 4天)。

  研究详细内容

  研究方法:研究人员根据国家卫健委每日更新公布的累计确诊和疑似病例数据,作为初步分析资料,同时从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获得截至2020年1月26日报告的确诊和疑似病例数据,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病例分类、症状始发日期、诊断日期、入院日期、死亡或者出院日期等进行详细分析。

  基本情况:截止到2020年1月26日,来自中国30个省市共报告了8866例患者,其中4021例(45.35%)被实验室确诊为病毒核酸阳性。最早一批出现症状的确诊患者可追溯至2019年12月7日。

  确诊患者平均年龄为49±16岁,30-60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多,此外共有14例小于10岁的儿童被确诊感染。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55.04% vs 44.96%)。

  年龄分布

  确诊病例以30-65岁的患者为主(2873例,71.45%),在疑似患者中也同样观察到类似的年龄分布特征。

  地理分布

  在乡镇层面上看,尤其在湖北省(占所有病例的65.35%),呈现明显地理性聚集,类似的聚集特征在邻近省份、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香港也很明显。

  确诊时间

  在确诊病人中,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中位数为5天(2-9天)。从2020年1月14日到1月22日期间,确诊时间有明显的下降。

  传染性

  研究人员估计新冠肺炎潜伏期的中位数为4.8(3.0-7.2)天。

  在此基础上,假设在2020年1月1日之前首次报告率为100%,平均潜伏期5天,平均感染期7天,研究人员估计确诊患者中,新冠肺炎基本再生数R0为3.77(95%CI:3.51-4.05)。若使用所有确诊和疑似患者的数据进行估计,R0从2.31到5.18不等。

  如果时间窗口从2019年12月25日至2020年1月12日移至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15日,根据确诊患者,R0估计值降至3.00(95% CI:2.81-3.20),根据所有患者的资料,R0估计值降至3.28(95% CI:3.14-3.43)。

  感染期越长,传染期越长,病例上报率越高,R0越大

  此外,研究人员还估计了有效再生数Rt(Effective Reproductive Number),用于衡量在采取了相关的防控措施之后,疾病的传播情况。结果显示,从2019年12月25日起,COVID-19的Rt开始>1,在2020年1月3日左右,达到峰值8-15,在1月16日之后,Rt重新下降到1以下。但是研究人员认为,此时Rt回归到1以下,可能与疫情数据上报延迟有关,并不代表疾病的传染能力开始下降。

  发病率

  在≥50岁的成年人中观察到的发病率最高,而在20岁以下的年龄组中发病率最低。总体而言,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0.31/10万 vs 0.27/10万,P<0.001),但武汉与其他地区的年龄-性别分布模式不同,武汉市外高发人群的年龄段比武汉发病人群的年龄偏低。

  发病率变化

  疾病发病率在最开始较低,直到2020年1月1日开始突然升高,在2020年1月23日前呈现指数式增长,增长阶段与春运阶段相吻合(官方报告从2020年1月10日开始春运)。1月17日似乎是疾病流行的临界点,此时全国其他地方每日确诊人数开始超过武汉每日确诊人数。疑似病例的增长趋势和确诊病例的增长趋势类似,但会滞后2-3天。

  武汉在1月中旬确诊人数迅速增加,而其他省市在1月下旬确诊人数开始迅速增加,这种情况在武汉临近的省份尤为明显,如河南、四川、湖南,而浙江和广东两省拥有大量可能迁徙的工人,增长也很明显。

  病死率

  从发病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9.5天(4.8-13天),各年龄段、性别、疾病程度之间相比,死亡天数的差异不大。

  有58名确诊患者死亡,观察到的病死率为1.44%(95% CI:1.10-1.86%),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死率为5.88%,显著高于轻症肺炎患者(0.12%)。研究人员估计确诊患者调整后总体的病死率为3.06%(95% CI:2.02-4.59%)。

  影响死亡的三个危险因素

  性别:男性患者调整后的病死率为4.45%(95% CI:2.81-6.93%),超过女性患者的3倍以上(1.25%,95% CI:0.43-3.29%)。

  年龄:60岁及以上患者的调整后病死率为5.30%(95% CI:3.25-8.46%),而年轻患者调整后病死率为1.43%(95% CI:0.61-3.15%)。

  肺炎严重程度:重症肺炎患者的调整后病死率为6.23%(95% CI:3.87-9.79%),而基线时轻度或非肺炎患者的调整后病死率相对较低,为0.68-1.16%。

  符合以上三个特征中任何两者的患者,病死率会更高,特别是重症肺炎的老年男性患者中,调整后的病死率高达9.47%(95% CI:5.34-15.99%)。

  重症和轻症肺炎比较

  在确诊的患者中,重症肺炎患者的比例为25.5%(935例),而69.9%的患者为轻症肺炎(2563例)。重症肺炎患者与轻症肺炎患者相比,年龄较大(55±15 vs 45±15),男性患者比例更高(61.5% vs 52.7%)。重症肺炎从发病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8(4-12)天,而轻型肺炎为4(2-7)天。

  文献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0.20021675v1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搜索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