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与速成手册
论文写作与速成手册。科技论文相对人文社科类论文而言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作者应突出抓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1)语言特点。应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因为主动句干净利落;应多用长句和复句,因为它准确、周密,也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应平铺直叙,忌用更多的形容词修饰语和模糊的词语,比如,“这种会计电算化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这种会计电算化方法大概可提高工作效率30%”,前者应去掉“极大地”,后者应去掉“大概”,诸如,“大约、有可能、也许、基本上”等词汇,要力戒用之。其二,科技论文写作忌作者评价论文,诸如“理论意义重大,学术价值高,实用性强”,等等誉美之辞,应力戒用之,其论文效果应由读者自己评说。通常,作者在写摘要、引言、结论时容易犯评价的毛病。其三,通常,应有物理量符号、图表、公式等表征为其语言表达形式。(2)结构特点。作者应掌握科技论文的8个要素:①给出文题(大标题);②标明作者及单位信息;③提炼论文摘要;④抽取关键词;⑤透彻给出引言内容;⑥科学安排正文结构和使用恰当论证方法;⑦给出结论或结束语;⑧排列并标注参考文献。
写作速成手册大标题
一般,由研究的对象、范围、深度等3个要素组成。应题文相切,必须做到:“对象”定义准,“范围”表述清,“深度”表达恰当。比如,“袋式除尘器运行工况的分析”一文,“对象”为“袋式除尘器”,“范围”为“运行工况”,“深度”为“分析”,如果该文题拟为“除尘器运行工况的分析”,则“对象(‘除尘器前去掉‘袋式’)定义太宽”;如果该文题拟为“袋式除尘器的分析”,则“范围(去掉‘运行工况’)定义不清”;如果该文题拟为“袋式除尘器运行工况的说明”,则“深度(将‘分析’换成‘说明’)明显不够”。此外,拟文题时,还应避免标题范围过大或拔高,如“××学”、“××论”、“××研究”、“××系统”、“××规律”、“××机理”等等。诸如此类词语都应以系统理论作基础,用于有关著作书名可以,但作为几千字论文的标题不好,要慎用,最好不用。字数要求,标题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超过20个字时可加副标题,标题应力求短小精练、可读易记。结构要求,标题以名词为中心词的偏正词组形式命题为宜,少用动宾词组形式,这是习惯,比如,“测定引力G”,改为“引力G的测定”为宜;但动词前加了状语,则可仍用动宾结构,如“用机械共振法测定引力G”;再如,“研究一种制取酒精的新方法”为动宾结构,可改为偏正结构“一种制取酒精的新方法”。
小标题
拟定小标题时,应避免重复大标题或上一级标题的信息或内容。比如,“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意义”为大标题,小标题如果分别被列为①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企业管理中框架构成;②管理信息系统在各部门间的网络形成;③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形成的技术准备,则使下级标题不简练。但如果改成①框架构成;②各部门间的网络形成;③网络形成的技术准备,则精练而简洁。
摘要
摘要应体现“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并以动宾词组结构形式行文为佳。摘要应单独成文,不加注释和评论;应表述文章主要内容,有利于读者快速了解和检索到所要了解或关心的内容。以二三百字为宜。宜采用报道性摘要或报道-性摘要形式。通常,以报道形式反映作者主要研究内容为佳。
关键词
关键词大多浓缩在“大标题”和“摘要”中。一般来讲,可从研究对象、性质和采用的方法(手段)抽取关键词,并尽量按此顺序排列,以突出重点,比如,“负载铂-钯催化剂上甲烷对一氧化氮的选择性还原”一文,科学的排列顺序是,一氧化氮;选择性还原;甲烷;负载;铂-钯催化剂[4]。关键词以3~8个为宜。
引言
引言撰写时,应指出研究的对象、范围、目的、方法、主要结果,相关资料的来源和历史发展状况。即作者要对有关文献进行评述,交代前人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当前的研究状况,以突出创新程度和研究深度。一般来讲,引言不分段。
正文
正文写作可走格式化、规范化之;可借助“五点论”法,即“逻辑推理,实验验证,数学推导,数据援引,图表制作”加以论证,并针对各类科技论文结构安排和论证特点,选用不同的论证方法。(1)实验类论文。它由4个部分组成:材料与方法(仪器、材料、实验方法、条件选择);结果与讨论(对研究所得的数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结论(对研究结果分析讨论后得出的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理论或应用类论文。这类论文重视理论推导、理论分析、设计计算。论述无定法,但无论怎么安排结构和使用何种论证方法,都应以科学符号为基本特征,以数据、图表、公式、物理量和单位等为支撑要素,而不是通篇的文字叙述,这也是科技论文所必须具有的特征。(3)综述类论文。这类论文突出的特点是综合介绍、分析、评述该学科领域里国内外的研究新、发展新趋势,并表明自己的观点,做出发展的科学预测,提出自己的见解。一般它以大量的参考文献为基本特征,其文献量不少于几十篇,且文献要新而全。作者应扬长避短:有经验的高水平的作者较适合写综述文章,因为此类文章要立足点高、眼光远,问题要综合恰当;无经验的年轻作者或低水平作者虽然爱写综述文章,但通常难以达到综述深度,影响力差。科研实践和编辑实践,综述文章大都出于名家或专家之手,“小家新秀”最好“绕道走”。
结论
如果文章能得出多条结论,应分条列写;如果只有1条结论或不便分条,可用一段话来描述,称为结束语。通常,实验类论文和理论或应用类论文应提炼出多条结论,而综述类论文多以结束语的形式出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数量较少或参考文献陈旧的科技论文,一般都创新性不足,其科学性和学术价值令人生疑。因此,一篇合格或优秀的科技论文,必然是参考文献科学而全面的。(1)数量要求。一般学术期刊要求参考文献至少标引3条,以多为好,但不是简单堆砌。(2)新颖性或时效性要求。应选用最新的参考文献,近5年的最好,因为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科技信息快,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发布周期短,要增加论文的力,必须及时采用新文献;应尽量少用著作类参考文献,因为著作类文献,其研究周期长、出版周期也长,很容易使其新颖性变差或;应多用论文类文献,并且以从出版周期短的期刊中析出文献为佳。(3)质量或层次要求。应尽量选用高层次期刊的文献,比如,要多引用学术性强期刊的论文。通常,应多引知名大学创办或特色大学创办或知名学会创办的学术期刊文献。此外,应尽可能引用一定数量的外国期刊文献。(4)种类与标注。主要包括著作、期刊、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标准、专利文献、电子文献(网上电子公告)。一般使用较多的是“著作和期刊”文献。所引文献须在文后按先后出现的顺序逐条列出,并参考规范逐一给出各项著录内容,同时,在文中相应进行标注。一定要注意正确、完整地著录参考文献。因为编辑实践,在科技论文中,不能清楚、完整地著录参考文献者,问题轻者将在编辑初审时就被告之退回补充完善,耽误再审和终审程序的进行;问题重者,将被认为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存在疑问,有可能因此而Pass的命运,尤其是稿源充足的期刊,其文稿更容易被Pass,因此,重视参考文献标注意义重大。
速成手册投其所需
任何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范围、风格(特色),所以“投其所需”十分必要。务必要有针对性,要抓好5点需要。(1)抓栏目。作者时务必要弄清所投期刊栏目内容,弄清有无自己所涉猎的研究版块。同时,还要关注所投期刊的有关“征文”信息。这是“知彼知己,有的放矢”,避免盲目的需要。(2)抓要素。抓要素是否齐全,即“文题(大标题)、作者及单位信息、论文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或结束语、参考文献”等8个要素是否齐全。编辑实践表明,缺任何一项要素,都容易在编辑初审时被告之退回修改而后再;如果缺项多或缺重要项,则可能被Pass掉。比如,缺参考文献,通常会给编辑一个:该文作者缺乏严谨的治学或研究态度,其文稿质量可疑,其可信性自然难以谈及。时下,多数编辑部每天都要面对许多,都要对进行筛选。对要素不全的,“匆忙”之中,编辑很容易将其当成“劣质”筛选掉。(3)抓新意。论文有新意,才有发表的价值。无创新的论文只能被Pass。所以,作者一定要作好查新资料的基础工作,使研究现状了然于胸。笔者在编辑实践中,编辑初审时,通常要根据编辑所掌握的科技信息,结合文后所列参考文献的数量、新颖程度,对“引言”内容进行重点的初步审查。通过“引言”信息,编辑可以到作者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深度,进而形成初步判断。因此,写好引言,提供全而新的参考文献,使论文有新意十分必要。(4)抓项目。任何期刊对列为基金项目的论文都乐于发表或抢先及时发表。被列入基金项目的论文,一来表明其理论意义重大或创新性强或学术价值高,二来易被文献检索,并有利于提高期刊的知名度,三来可为期刊评优提供硬性指标。因此,期刊编辑部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和基金项目提供优先发表机会是理所当然的。作者应努力承担科学研究课题,为发表科技论文提供更大的可能性。(5)抓模式。应尽可能使论文与期刊模式吻合,以获得期刊编辑的好感。要研究所投期刊的行文模式,比如,行文格式有何要求,语言表达有何特点,图表制作有何标准,甚至标点符号怎么使用都要弄清。笔者在编辑实践中,如果一篇符合国家规范或符合所投期刊模式的论文,被放置编辑面前,顿时会使编辑“爽心悦目”,产生阅读好感。这里不是“以貌取人”,而是那些符合规范的论文无形中向编辑传递一个信息:作者是严谨、科学、认真的,所研究可信度会高。其二,符合规范的论文,有利于顺利通过编辑初审关,快速进入“专家再审程序”,为论文通过审查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所以,作者在规范性上下点工夫,肯定“不吃亏”。如果作者的文稿符合国家规范,又能对正文章节规范设置和编排,还能使参考文献著录要素齐全,也能使物理量符号、计量单位、数字正确使用,图、表、公式同样能正确表达,甚至语言表达风格都接近所投期刊,等等,那么,就会大大减少编辑审稿、技术加工的工作量。所投规范化、模式化,使编辑“省事”不少,无疑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增加其成功和快速发表的机会和可能性。
摸清情况
(1)弄清期刊性质与特色。是人文社科类,还是自然科学类;是学报类,还学报类;是以阐述学术理论为主,还是以实用性为主;是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还是一般性期刊;是专门性期刊,还是综合类期刊。只有对所投期刊的性质与特色心中有数,才可避免的盲目性,增强针对性,才能提高效率(赢得时间)和命中率,才能准确实现作者的意图。(2)弄清稿源状况。通常,稿源丰富的期刊,发表论文慢,文稿质量要求高,期刊知名度也高;稿源不丰富的期刊,发表论文快,但往往学术质量偏低,知名度也偏低。一般来讲,稿源丰富的期刊其积压状况比较严重,因此,要想在稿源丰富的期刊上发表论文,除了要文稿质量好外,还应早下手准备文稿,争取被早审查、早加工、早修改,以减少积压的时间,为快速发表论文赢得时间和机会。(3)弄清审稿权限。科技论文审查大都实行“三审制”,即编辑初审、专家再审、主编或编委会或编辑部终审。编辑具有初审权,一定程度上,有权决定是否送专家再审;专家要对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性、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正确性、专业术语的准确性等做出判断,具有是否同意发表权,但一般来讲,被专家Pass的论文,编辑不会将其发表(有争议或专家误判的除外);主编或编委会或编辑部具有是否发表的最终裁决权。作者了解和掌握审稿权限,有利于作者提高责任意识、认真意识、严肃意识,以及正确认识的审查工作。(4)弄清编辑权责。编辑是“审读和技术加工的”,他要对论文质量全方位把关,具有执行国家各种编辑加工规范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具有培训作者的职能。初步具备发表要求的传递到专业责任编辑手里,专业责任编辑要对做出全面审读、技术加工、发排出版的计划,这是编辑的职责和权限。编辑在审读加工过程中,对存在问题的有权提出补充修改意见,对存在“硬伤”(科学性、创新性问题)的有权退稿。编辑作者修改中存在的问题时,作者应积极主动配合,履行其修改义务和学习并执行国家规范的义务,而不是后便万事大吉。编辑不仅要把好中语言文字的正确表达关,更重要的是要把好的“科学性、创新性、逻辑性、可读性和规范性”等五关。(5)感情沟通状况。人是有感情的,需要相互沟通和理解。作者要尽可能通过会议交流或电话沟通或往来信件或实地走访等方式,加强同编辑的沟通。良好的沟通,能使编辑与作者间的距离拉近。通过沟通,编辑对作者的科学态度和的学术思想加深了了解,无疑会增加作者在编辑心中的个人“感情分值”和“信任程度”,从而容易得到编辑的特殊指导、同情和关爱。同时,为相互间长久的友谊搭建起桥梁,无形中会使写作与的效益实现最大化。
论文的写作,一要掌握必要的写作要点,二要勤于实践。论文能否发表,一要掌握必要的策略,二要注重提升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因此,作者真正应下工夫的地方,不是囿于方法,也不是囿于策略和人际关系,而是要多参加科研实践,掌握素材,勤于笔耕,论文的学术价值。
下一篇:审稿人意见没看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