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为“过关”备“答辩水果”该休矣--评论
研究生为“过关”备“答辩水果”该休矣--评论。光亮的朱红色会议桌上,摆放了四份果盘,樱桃、荔枝、巧克力……果盘旁放着矿泉水、签字笔和稿纸。小杨坐在桌子一边,准备开始论文答辩。这是中国人民大学一场研究生答辩会,桌上的果盘并非学校所置,都是小杨和同学们自费采购。最近几年,不仅仅在人大,这种“答辩水果”已成为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现场的标配。(6月26日《北京日报》)
据报,研究生毕业过最后一关“论文答辩”时,为给答辩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往往要准备“答辩水果”。研究生小杨说“答辩水果怎么也得从荔枝和樱桃起步,这才显得够档次”,于是,一次答辩所用水果花费“轻松过百元”。而且,参与答辩的学生“没人敢不准备”。
研究生备“答辩水果”,是搞“人情投资”,以达最终“论文顺利通过”之目的。辛辛苦苦三年,希冀最后“过关”,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准备了“答辩水果”就一定能过关?做了“人情投资”,答辩老师就一定会放你一马?要知道,反学术腐败正轰轰烈烈,论文质量上不去,谁又敢投你一票?况且,答辩老师为学生的前途计,为学校的声誉想,恐怕也不愿违心“投你一票”吧?
以为有了“人情投资”,“表示了尊重”就可以“过关”,其实是受了不良社会风气的浸染。据刘海龙说,“答辩水果”的“发明者”是以前的“在职学生”,这些学生在“摸爬滚打”社会多年,“知道一些社会接待的惯例”。加之“没有太多时间对论文精雕细琢”,因而论文质量“一般”,为求论文顺利通过,于是搞起了“答辩水果”来“人情投资”。推荐阅读:博士生?谁知,在校学生也跟着模仿,致使准备“答辩水果”成了不成文的“传统”。
为求“过关”搞“人情投资”,容易使人形成“怠惰”心理,养成“投机取巧”的恶习,甚至影响人品,影响自身人生发展。于社会中要生存发展,就需勤奋打拼,不流血流汗,成功会永远与你无缘。再说,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又有多少是靠“投机取巧”成功的?或许,投机取巧者能获得暂时的“成功”,但终究会“原形毕露”“昙花一现”。要获得真正永远的成功,靠的是实力,靠的是持恒的精神!
答辩老师对学生准备“答辩水果”表示反对,认为论文的质量才是衡量是否“过关”的标准,这体现的是为人公平、对事严肃的品行。但是,对学生备“答辩水果”一事,能表示一种鲜明的态度,是否更好?假如答辩老师或学校能放出“口风”,说凡备“答辩水果”者,论文答辩一律适当扣分,那结果会如何?
论文答辩备“水果”,虽是一件小事,但很易“见微知著”,因此不能掉以轻心。就此小事看,如果学校表明了鲜明的态度,学生又能抛掉不良心态,“答辩水果”就会销声匿迹,摆在老师桌上的就会是一份份厚重的“力作”。
上一篇:刘跃进:从师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